这是歼-5甲,还是米格-17PF?
回应:经核查相关资料,确为前者
记者 周律江 文/摄
日前,有市民拨打12345(88900000)热线反映:在婺城区飘萍路婺州公园内展陈的“歼-5甲歼击机”,其实际型号应为米格-17PF战斗机,是苏联原装飞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核实该机型,并对简介文字予以修改。
记者走访婺州公园时看到,该机编号为“27103”,斑驳的机身是其曾经捍卫国家领空的见证。该机旁边的文字说明为:歼-5甲歼击机,是我国在歼-5基础上改进的高亚音速夜间歼击机。相比歼-5,歼-5甲的前机身加粗、机头上端有突出进气口前缘313毫米的鲨鱼嘴状雷达罩,装有RP型搜索瞄准雷达,进气口内加装半球形天线,发动机采用性能改进的涡喷-5乙。
对于市民提出的问题,记者采访了身边的军迷朋友。其中,据蒋先生介绍,提到歼-5甲,得先说一说歼-5。综合人民日报、央视、中国军网等媒体公开资料来看,1954年,沈阳飞机工业公司接到了试制苏联米格-17F飞机的任务。1956年7月13日,该机型首架飞机完成总装(后被命名为歼-5),被命名为“中0101”号,其中的“中”代表中国,“01”代表首批,第二个“01”代表首架。同年7月19日,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击落两架敌机的英雄飞行员吴克明驾驶该机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我国航空工业跨入喷气时代。
由于歼-5属于昼间型战机,无法在夜间作战。因此,我国曾经从苏联引进一批米格-17PF,但具体数量没有公开数据。为满足空军发展需求,1961年,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以米格-17PF为蓝本,着手歼-5甲全天候歼击机的测绘设计工作。该机通过加装雷达等设备,具备夜间作战能力。1964年11月11日,歼-5甲成功首飞。
“从航空业人士公开发布的信息来看,虽然歼-5甲的外观和米格-17PF非常相似,但很多地方存在差异,比如机翼、后机身等,在设计时并没有照搬米格-17PF,而是采用了当时已经投产的歼-5图样。”蒋先生表示,“对于这些差异,我们军迷也很感兴趣,可目前没有查到官方资料。”
随后,记者咨询了市园林景观服务中心负责人。对方表示,经核查相关资料,婺州公园内展出的是歼-5甲型退役战机。该机由东部战区空军保障部赠予,用于开展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为帮助来电市民和军迷朋友更好地了解这架战机,该负责人向记者提供了一名曾经参与飞机捐赠事宜的军方人士联系方式。经过电话沟通,对方表示,依据现有资料,该机为歼-5甲,非米格-17PF。不过,由于该机服役时间已较为久远,无法给军迷朋友提供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