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8版:新区新闻

吕金超:为“金锅”鼓“新风”

人物名片 吕金超,浙江省金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华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常务理事。

记者 胡一谦

见到吕金超时,刚好是上午9时。他结束晨练,手拿一杯冰美式咖啡,笑起来带着朝气与活力。

2018年,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毕业后,这位“企二代”曾一度想逃离家族的锅炉事业。在外历练7年,如今他坚定回归,在传统的风机领域找到自己的方向。

在试错中找方向

“刚毕业时,在家里上过一年班。”吕金超说的“家里”,是父亲吕后明创办的浙江金锅锅炉有限公司——一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自家工厂,吕金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时我做助理,总觉得这活谁都能干。”车间里的机器日夜轰鸣,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他决定离开。先去初创公司做半年地推,每天跑市场磨嘴皮;后来到上海一家上市环保企业,给董事长当助理;之后跑到广州,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销售。

在广州,他底薪4000元,靠业绩最高月入4万多元。父亲晚上10时打来电话,他还在公司加班。“以前在家也没见你这么拼?”父亲惊讶。他笑着打趣:“人家给钱啊。”

这段看似“绕远路”的经历,成了他最好的创业预科班。“销售让我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看到更真实的市场。”

2021年,因家族企业发展需要,他出任杭州办事处负责人,主导品牌宣传。2023年,他那颗不安于现状的创业心萌动,尝试开了一家“日咖夜酒”模式的咖啡馆。因为铺位选在年轻人群聚的活力社区,搭配精心设计的高性价比套餐,小店开业后很快便打开局面,一直保持稳定的盈利。

在传承中创新

“以前风机厂是我妈一个人管,主要给自家锅炉做配套。”这个年销售额两三百万元的小厂,意外地成了吕金超的“试验田”。

与此同时,一位风机技术专家的出现,为他打开了新世界。“他带我真正入了门,给了我全新的技术视角,教我三维建模、风洞模拟……原本觉得枯燥的传统行业一下子变得有魅力了。”

一边是家庭的现实需要,一边是技术带来的全新吸引力,这次回归,对他而言不是妥协,而是一次主动创业。

吕金超不满足于仅做内部配套,决心带领老厂走向更广阔的外部市场。他重拾在广州做销售时的那股拼劲,跑客户、谈合作,从采购、生产到销售、售后,全程把控,一力担当。

“我们现在的风机叶轮采用一体成型技术,风机效能稳定在80%以上,远超75%的合格线,而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一半。”谈到产品,吕金超眼里有光。

接手半年多,风机厂销售额几乎翻倍。曾经那个有些迷茫的年轻人,现在成了懂技术、懂生产、懂市场的多面手。

在担当中成长

吕金超的家族企业有两个板块:“金锅锅炉”和“金锅环保”。早在2014年,父亲便预见环保产业的广阔前景,跨行创立浙江省金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公司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聚力技术攻关,现已发展成为在固废热解炭化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先锋。

“父亲几乎把在锅炉赚的钱都投入了环保领域。”吕金超说,父亲的创业精神,既让他敬佩,也让他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他并不回避两代人在理念与追求上的差异。“我们这代人,成长环境更优渥,视野也更开阔,但同时也更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他说,身边不少同龄的“企二代”都处在“躺又躺不平、站又站不直”的拉扯中,在传承与自我之间寻找着定位。

目前,吕金超将风机业务并入“金锅环保”,下一步计划扩大产能,并积极拓展东南亚、非洲等海外市场。但他内心十分清醒:“产能扩张离不开资金支持,业务走出去更非一日之功。我必须脚踏实地,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

生活方面,吕金超与女友已在金华安定下来,逐渐找到事业与生活的节奏。“计划明年结婚,慢慢把‘家’经营起来。”他笑道。

“网络上调侃,科技的尽头是烧开水。从蒸汽时代到今天,锅炉这个行业一直存在。”吕金超顿了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为这样的传统领域注入新的生命力”。

这个曾经“出走”的少年,如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这一代人的制造故事。

快问快答

问:在外打拼和回家接班,哪个更难?

答:回家接班更难。在外是为自己拼,回家是为一大家子人拼。

问:做销售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脸皮变“厚”了,心变细了。知道钱难赚,也更懂得怎么跟人打交道了。

问:你怎么看“企二代”这个身份?

答:以前有点想躲开这个标签,现在觉得这是一种责任。我们年轻人如果不接班,作为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可能就真的传不下去了。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