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4版:综合

开发区全力筑牢秋季蓝天防线

本报消息(记者 俞夏冰)记者昨从开发区蓝天办获悉,今年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秸秆禁烧工作部署要求,严密筑牢禁烧“防火墙”,扎实推进秸秆禁烧管控。

“我们在金华市高位瞭望平台后台观测到火点后,依托‘1530’机制高效闭环处理。”开发区蓝天办负责人王政超介绍,“1530”是指对秸秆焚烧1分钟发现、5分钟响应、30分钟扑灭的高效闭环处理机制。该机制依托高空瞭望平台和卫星遥感系统开展全域全时段禁烧管控,自动完成烟火分析识别,短信报警至监控中心,后台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将警情一键送达处置人员,督促及时赴现场处置。据悉,开发区新建5个红外探头,累计建有38个烟尘智能监控站点,实现辖区8个乡镇(街道)全布控。

此外,开发区以“源头管控+综合利用”为抓手,通过“宣传引导、网格巡查、执法震慑、资源转化”四维发力,筑牢生态保护屏障。组建秸秆禁烧宣传巡逻队,悬挂横幅标语,设立警示牌,组织联村干部“点对点”“一对一”入户发放倡议书,并签订禁烧承诺书,利用村内广播、App推文、无人机高空播报、网格群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立体化宣传。

“我们不仅讲生态,还讲效益。”开发区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介绍,针对农户秸秆处理难,重点推广秸秆换肥、粉碎还田等实用模式,将义乌“秸秆换肥”、磐安“秸秆覆盖种植”等省级典型案例制成图文手册,让农户直观了解秸秆的生态价值。

据了解,开发区延续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构建“村级收储点+区域中心+利用企业”的收储体系,已有省级标准化收储中心1个、村级收储点40余个,形成“点收集、区域收储、市场化利用”的完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