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影视:无中生有才会样样都有
(上接第1版)记者在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看到,工作人员十分忙碌,或排单,或接电话,或协调。“中心于去年初成立,负责微短剧剧组的接待、统筹、场景安排等,工作人员已从最初2人增加到目前11人。”横店竖屏剧运营中心负责人周丰来说,去年以来,横店通过优化服务、简化流程、降低住宿成本等,吸引越来越多剧组前来拍摄,每天七八十个微短剧剧组同时开拍是常态。
与此同时,周丰来也感受到微短剧制作越来越精品化,剧组投资普遍增多,从去年的每部30~50万元提升至如今的80~120万元。
东阳德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生于横店长于横店,2022年底由传统影视企业转型为微短剧制作公司,今年已制作短剧183部,10月在拍24部。记者获悉,精品化制作令德玉影视出品的微短剧持续登上热播榜。“我们打造了系统化的全流程制作体系,注重对内容创意与叙事质量的深度打磨,拥有强大的资源整合与工业化支撑能力,并实现数据驱动与用户反馈的闭环优化。”德玉影视负责人屠光浩说,这些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微短剧从量到质的突破。
微短剧已从“风口”走向“关口”,唯有关注创作,才能穿越周期、行稳致远。11月2日,以“横竖有戏,创在浙里”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微短剧剧本创作大赛收官,千余部剧本参与角逐,优秀作品现场签约孵化。这也是中国网络视听协会与我市开展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接下去双方将携手打造全国领先的网络视听(特别是微短剧)产业生态体系。同时,我市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全面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剧本创作、后期制作、IP转化等全链条拓展,构建多轮驱动机制,进一步促进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虚实都能胜
1996年,横店第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广州街诞生。由此,横店拉开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幕。
20多年来,横店建成涵盖从秦汉到唐宋、明清到近代各类影视拍摄场景,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实景拍摄基地,累计投资数百亿元。
当前,一期2万多平方米的现代戏通用场景正在建设,将补上横店现代戏不足的短板;600多亩的实景拍摄地开发,将为剧组提供大量新场景;10万多平方米的道具库房、占地67亩的横店演员村(剧组酒店)利于丰富配套服务……
在巩固实体影视基地这一传统优势的同时,横店全力进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制作领域。一方面,实体基地为虚拟制作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测试场地,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为实体产业赋能,提升其效率和边界,“虚实”结合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今年6月,横店影视产业园新添重磅设施——最新一代水下摄影棚,填补了当地水下拍摄场景的空白。摄影棚依托两座功能差异化的水池实现场景全覆盖:U型人物池造型独特,可营造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专为人物特写及静态情感戏设计;多功能置景池能灵活适配深海探险、河湖嬉戏等多样化场景。截至目前,该摄影棚已吸引15个剧组前来拍戏。
去年制作11部电视剧,今年又接了4部,位于横店的浙江亿和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业务繁忙。两年前,亿和影视投资约4000万元在横店建成虚拟摄影棚,深受剧组欢迎。“能满足各种场景的拍摄需求,目前拍摄古装剧、玄幻剧为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张升说,这是利用前沿技术对影视制作、消费和传播方式的一次深刻革命,“技术先行、技术应用,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
随着影视工业化的推进,横店主动转型提升,目前已拥有130多个高标准摄影棚,29个高科技数字化摄影棚;启动“影视文化产业大脑”建设,建成横店视频、横店影视产权交易中心等线上平台;合作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虚拟拍摄系统,目前已储备超8000分钟数字高清全景影像素材、4000多个三维模型库;引进数字化、智能化的道具制作生产线等。
此外,横店探索开发虚拟拍摄技术,建设影视云,进行实时拍摄、跟踪、渲染、合成,后期前置化,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实现产业融合,技术赋能。
当前,横店正主动拥抱新质生产力,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影视文化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影视科技实力,加快影视产业工业化进程,激发新活力、打造新优势,努力抢占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制高点。
内外都能行
20多年光影逐梦,“横店出品”声名鹊起。截至目前,横店累计接待剧组超过4000个,入区企业主投或参投的作品,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表奖、白玉兰奖等国家级大奖,总数超200部。
与此同时,“横店出品”的漂洋过海,为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作出了新的探索。
推动影视剧出海,已成为诸多影视企业的自觉选择。近年来,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加大与HBO、FOX、YouTube、Netflix、Disney+等40多家国际著名的媒体集团、有线电视、OTT平台、流媒体渠道合作,将60多部影视剧发行至全球,收视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取得30多亿的播放量。与此同时,欢娱影视延伸文化产业链,图书、服饰、数字文创以及衍生品、美食等在海外也引起热烈反响,全方位向海外消费者展示东方美学,实现故事出海、非遗出海、IP出海,提升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全面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近年来,在全球文化消费升级与数字传播提速背景下,微短剧发展迅速,作为文化“新三样”的重要部分,正在成为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名片”和推动文化新消费、新业态、新服务的重要载体。
5月底,首届亚洲微短剧大奖在韩国釜山落幕,多部中国作品榜上有名,其中5部短剧“产”自横店,如《桃花马上请长缨》《长公主驾到》《庆余年之帝王业》《我在古代开星巴克》《与风吟》等。以《桃花马上请长缨》为例,该剧于去年8月上线,全球累计播放量超4亿,海外充值超百万美元,并分发到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记者获悉,横店正加快构建微短剧出海创作支撑体系,致力于打造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微短剧出海创作基地。去年10月,横店国际短剧联盟正式成立,联盟集聚创意、IP、制作、技术、发行、人才和资本等核心要素,为短剧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球传播支持。此外,联盟还汇聚律所和专业技术单位,为短剧出海的“航母”插上护航双翼。
如今,横店已建成国际化的影视人才库,合作外籍群众演员工作室5家,外籍群众演员超1100人,同时开发建成欧洲小镇、欧美室内景等一批海外场景,为微短剧创作出海提供有力的人才和场地支撑。
当前,横店正积极探索外籍演员来浙便利化措施,加强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质效和拍摄保障,力争打造全国微短剧出海的服务高地和创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