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国内国际

政校协企四方联动 产教融合精准育人

全国首个注册会计师行业订单班在金华落地见效

尤磊 吕颖菲/文 耿聪/摄

“亲手装订凭证、核对审计底稿,才真正掌握理解了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概念嵌入实践的重要意义应该如何落到实处。”10月30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注册会计金华注协班)的王同学,在森宇集团(森山小镇)完成调研后深有感触。这场旨在打破“会计审计脱离产业”认知局限的实践活动,正是该订单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的生动缩影。

作为全国首个注册会计师行业订单班,金华注协班自2024年9月创立以来,以浙江省产教融合新政为指引,紧扣“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核心理念,构建“政校协企”四方联动机制,走出了一条“懂产业、精财务、强素养”的定制化人才培养新路,成为我省深化应用型专业育人改革的鲜活样本。

直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行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金华注协班创立之初,便确立了“免交学费、定向就业”的公益导向,通过签署校企共建框架协议,明确政府主导政策牵引、高校定制培养体系、协会统筹行业资源、企业承接实践就业的权责分工,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我们要让学生进班即进企、毕业即就业、上岗即适岗。”金华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订单班课程紧密对接CPA考试大纲与会计师事务所实务需求,创新采用“双师型”教学模式——高校教师夯实理论基础,行业专家传授实战技巧,让课堂教学与行业前沿同频共振。

实践前置是订单班的鲜明特色。每年寒暑假,学生们会分赴8家签约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沉浸式实习,在师傅指导下操作会计软件、整理往来账项、参与审计项目。“课堂上难懂的专业术语,在真实业务场景中一下就悟透了。”余同学分享道,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书本知识“活”了起来,更提前熟悉了职场规则,有效缩短了未来上岗的适应期。

这种多方共赢的培养模式,赢得了订单班学生与家长的认可。“孩子学的知识都是未来工作的核心技能,毕业就能无缝对接岗位,我们特别放心。”周同学的父亲坦言。郭同学的母亲则对“免学费+定向就业”的模式赞不绝口:“既减轻了家庭负担,又缩短了成才周期,这就是我们心中的优质教育。”​

如今,金华注协班的成功实践已形成人才与注册会计师事业“双向奔赴”的良好局面,其经验做法吸引了省外注协、大学等慕名前来考察学习。这一可复制、可推广的产教融合新范式,不仅为深化行业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浙江方案,更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我省落实“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融合要求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