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8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巧倕坊——中非木雕手工艺创作交流成果展在金举办

本报消息(记者 徐桢瑾)11月7日,巧倕坊——中非木雕手工艺创作交流成果展在金华展出。展览展出2013年至今,非洲22个国家106位艺术家在华创作交流活动中创作的32件木雕作品,包括今年来自坦桑尼亚和加纳的9位艺术家以及来自刚果(布)的16名艺术专业留学生创作的17件作品。

“巧倕坊”创作交流项目旨在通过手工艺创作交流,助力中非文化发展,推动中非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其中,“巧倕坊——2025中国与非洲国家手工艺创作交流项目”不仅延续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度挖掘,更将数字文化、文旅融合、公共文化服务等时代元素注入创作交流。

本次成果展示聚焦木雕技艺的传承与融合,从起源、新象、共生三个板块,展出历届经典作品与2025年度新创成果。展品形态涵盖人物理想、器物容器、抽象雕塑、装饰挂件等多种形式,系统呈现中非艺术家在技艺切磋与理念碰撞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其中,“新象”板块展出的作品均出自本次来访的非洲艺术家之手,作品将非洲艺术独特的造型语言与金华木雕的经典技法、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进行创造性结合。

加纳木雕艺术家艾琳·奥乌苏·阿坎庞·安庞创作的作品名叫《中非友谊之火》,整体造型极具震撼力。她用细腻的雕琢展现出火焰的旺盛生命力,寓意着中非友谊如这火焰一般,永远不会熄灭。她说,希望通过作品来表达中非友谊地久天长。

同样来自加纳的木雕艺术家奥福里·科菲·奥乌苏·安萨创作了一件名为《中非团结》的木雕作品。两只紧握的拳头以一种充满张力的姿态交握在一起,用最直观、最坚定的艺术表达,诉说着中非是团结并行的好伙伴的关系。他表示,很荣幸能来金华参加这次中非木雕手工艺创作交流活动,在与东阳的木雕艺术家们交流时,他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