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布中非经贸研究成果
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金举行
本报消息(记者 王峥怡)11月7日下午,以“数字赋能与电商迭代下的中非产业合作新模式”为主题的2025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论坛在浙江师范大学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承办,旨在探讨数字经济时代下中非经贸合作的转型升级新路径。
开幕式上,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林一钢、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祝伦根、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文锦、博茨瓦纳议会教育事务委员会主席卡特彼勒·希库阿马等中外嘉宾先后致辞,表达了对深化中非经贸合作的期待。
备受瞩目的“中非经贸产教协同育人共同体”成立仪式上,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大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金华市分行、金华市对非经贸商会、脉链学院、义乌市促非科技有限公司、安哥拉E&A集团、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金华分行等9家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及商会作为代表单位共同签署协议。该共同体将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共促中非经贸人才培养。
论坛还发布了《中非产能合作发展报告(2024-2025)》和“中非贸易(金华)指数(2024-2025)”等两项由浙江师范大学中非经贸研究团队推出的学术成果,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权威理论与数据支持。
主题报告环节,来自国内企业、高校及研究所的专家与乌干达地方政府部官员等六位嘉宾作了分享,内容涵盖“基建+产业融合”走出去路径、应对气候变化的中非科技合作、全球跨境电商品牌建设、非洲数智经济发展的挑战与对策、深化中乌电商合作、非洲数字贸易规则的演变趋势等议题,深入解析了中非经贸合作各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企业圆桌对话上,来自金华市对非经贸商会、安哥拉E&A集团、脉链学院、浙江科惠医疗、明峰医疗及浙江稠州商业银行金华分行的行业代表围绕“数贸生态与中非产业合作新机遇”,探讨数字经济浪潮下中非跨境电商面临的难题与可行的解决路径。
此次论坛搭建了中非产业合作与跨境电商发展的高层次交流平台,通过成立协同育人共同体、发布研究成果、开展报告研讨等方式,为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浙师智慧”与“金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