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重烈在义乌农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开展调研时强调
育强乡村“领头雁” 拓宽农民致富路 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本报消息(记者 楼盼 杨林聪)11月22日,市委书记朱重烈来到义乌市陈宅村、王村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开展调研。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部署要求,牢牢扭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牵引缩小“三大差距”,育强乡村“领头雁”,拓宽农民致富路,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后宅街道陈宅村是朱重烈联系指导的村,也是“大李祖”片区组团发展成员之一。目前,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闲置场地出租,今年1—10月经营性收入超百万元。朱重烈考察村容村貌,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交流,叮嘱大家要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深化片区组团发展模式,推动资源整合、区域协作、共建共享,牢牢守住平安底线,实现矛盾纠纷不出村,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他强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于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各地要树立风险意识、底线思维,培优育强农村“带头人”,切实增强党员凝聚力、向心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自治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产业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溪镇王村是红糖专业村,近年来坚持以“糖文化”共富工坊为牵引,投资2100余万元打造共富产业园,年产红糖超30万公斤,年销售额1500余万元。朱重烈参观红糖制作过程,与村支书和部分村民面对面交流,对该村特色产业发展成效给予肯定。他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部署。希望大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赋能传统红糖产业,带领农户从品种改良、工艺优化、品牌营销进行全链条升级,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新业态,把“甜蜜事业”越做越大。
每到一处,朱重烈都与基层群众面对面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聚焦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市领导温建飞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