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4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12版:婺江潮·理论周刊

打造全域泛在可及终身教育主平台 筑强内陆开放枢纽城市人才硬支撑

金华开放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立足新时代、着眼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金华开放大学作为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致力于成为我市终身教育主要平台和在线教育重要平台定位,着力于将泛在可及的教育资源,转化为金华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的坚实人才硬支撑。

思政铸魂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夯实人才价值根基

思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灵魂所在。金华开放大学立足成人学习者工学矛盾突出、思想需求多元的特点,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局限,构建起“党建引领、场景浸润、全链覆盖”的大思政育人体系,让红色基因融入人才成长血脉。

党建引领筑牢育人“主阵地”。着力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穿于办学治校全过程。通过教职工大会、新教师入职培训等重要载体,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引领。校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常态化开展“书记、校长接待日”活动,实地调研办学治校中的现实难题与学员学业发展中的具体困惑。

场景创新激活思政“新动能”。依托“金种子”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盟优势,构建沉浸式思政育人体验场景。将非遗项目、共富案例等丰厚地方资源深度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从技艺感知到匠心领悟、从文化认同到价值内化的升华。打造“金手指”志愿服务、“十讲百场进社区”等活动品牌,构建知行合一育人闭环。

全链融入强化育人“穿透力”。将思政教育贯穿招生、教学、管理、毕业全流程。在入学教育中讲好“思政第一课”,引导学员将个人成长融入城市发展和民族复兴伟业;在课程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形成跨学科思政素材库;在毕业典礼中设置学位授予、榜样分享等仪式环节,激励学员奋发有为、涵养责任担当。

开放赋能

搭建数字化学习平台

破解教育时空壁垒

开放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核心支柱,金华开放大学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历非学历并重”的开放教育体系,成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力量和建设技能型社会的有力支撑。

数字化升级打破学习“时空限”。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运用直播等技术提升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完善线上学习支持体系,优化“助学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功能,提供个性化学习建议。

学分银行畅通成长“立交桥”。金华开放大学作为负责学分银行金华分部具体实施的教育服务机构,是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依托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打通职业技能证书、培训经历与学历教育课程学分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为人才成长开辟多元进阶路径。

资源整合提升教育“供给力”。学校主动作为,构建“高校+部门+企业”协同共育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学校“一十百千万”工程建设。“领雁学堂”“小哥加油站”等特色学习实践场景日益完善。与组织部、工会等部门合作,提供学历提升“定制服务”,帮助学员实现“技能+学历”双提升。与寿仙谷药业等企业深度合作,组织学员到企业开展实践教学,推动理论知识与产业实践有效融合。

职教强基

聚焦产业化人才培养

对接城市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是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金华开放大学紧扣内陆开放枢纽城市产业布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打造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促进教育与产业同频共振。

聚焦产业集群,丰富培养形式。持续推进校企党建联建,推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共促产教融合。发挥食品专业基础优势和烹饪双高专业建设成效,助推金华历史经典产业发展。依托特色产业平台,与武义县共建“乡村共富学院”,助力农民增收。

聚焦“岗课赛证”,创新教学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融入课程体系,以赛促学、以证赋能。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巩固拓展烹饪专业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银奖成果;推动美发专业与金华宋韵文化、非遗技艺创意融合,推动“以赛促产、以赛促研、以赛促教”落地见效。

聚焦工匠精神,深化培育举措。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身边榜样分享匠心、技能大师工作室传帮带等多样化形式,引导学员坚定“技能报国、匠心筑梦”职业追求。近年来,我校培育一批“浙江工匠”“八婺金匠”人才,师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不少学员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行业领军人才。

全民享学

打造全龄化教育生态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华开放大学以“覆盖全人群、适配多场景”为目标,构建“生活化+适老化”融合的教育生态,为市民提供便捷、丰富的社区(老年)学习资源。

织密全龄覆盖的教育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建立“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教育阵地,打造“15分钟社区学习圈”。创新特殊群体服务模式,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推出“流动课堂”与“上门教学”,破解行动不便群体的学习难题;对学校教学平台进行适老化升级,增设瀑布流电子借阅系统、老年智学手机模拟教学系统,搭建乐龄智学互动空间,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打造精准适配的课程供给体系。推出“菜单式”课程,围绕居民需求开设“健康养生、信息技术、文化艺术”等8大类60余门课程,形成覆盖全龄段、多领域的课程矩阵。推出“青蓝夜校”特色项目,将核心课程转化为夜间学习内容,适配上班族、宝妈等群体碎片化学习时间需求;依托“婺学通”等在线平台,提供适老化、个性化的线上学习资源,实现“随时随地可学”。

搭建多元互动的学习成长平台。激发全民参与活力,推行“能者为师”模式,鼓励社区有特长居民、老年学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知识技能,推动形成社区学习共同体,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深化品牌活动与价值实现,组织“学习型社区”“百姓学习之星”评选,开展“老年教育教学成果展”“银龄读书会”“健康养生大讲堂”等特色活动;创新“老年教育+志愿服务”模式,组建银发志愿者服务队,让老年人在参与社区治理、文化传承中持续提升自我价值,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筑牢根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与路径。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金华开放大学党委将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办学育人实践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思政、开放、职业、社区、老年五大教育板块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着力打造更具包容性、更具活力、更具实效的终身教育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