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武义柳城:羊肚菌撑出“共富伞”

本报消息(巩长青 通讯员 鲍伟剑)日前,记者来到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郑迴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覆盖着遮阳布的种植大棚内,破土而出的羊肚菌撑起褐色的“小伞”,丰盈饱满长势喜人。村民们提着篓子、手拿小镰刀穿梭在大棚中,小心翼翼地采摘下今年首批羊肚菌。

“这一块地以前是冬闲田,去年11月份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开始种植羊肚菌,发展特色产业。”郑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邹旭燕说,前期非常担心农民不愿将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为此村干部主动入户上门做工作,如今看到羊肚菌长得那么好,村民都很开心,也理解了村镇两级领导干部的良苦用心。

“羊肚菌基地建设以来,我就在这里工作,不出村就能挣钱,还照顾了家庭。”郑迴村村民邱南堂高兴地说。

据了解,羊肚菌于每年11、12月份种植,次年2至4月采收,亩产300公斤,亩产值超过3万元。截至目前,该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占地面积23亩,共建设30个宜机化设施大棚,至今已经采集2000斤羊肚菌。

“该项目预计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30万元,带动周边村民近3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入约2万元。让村民在家门口真正享受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来的福利。”柳城畲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激发产业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当地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130万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强大效能,采取“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实施郑迴村菌稻轮作项目,引进羊肚菌种植项目,并积极探索开展新型经营主体与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通过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农户只要做好平日的管护就可以折股量化分红。

近年来,柳城畲族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增收富民为目标,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新模式,有效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路。面对新一年开局起步,该镇旨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拓展思路,稳步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开好头、铺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