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乡村振兴

上溪镇推出“红黄牌”预警制度 帮干部“治小病防大病”

本报消息(记者 何晓峰 通讯员 颜炉进)足球赛场上,运动员严重犯规会被裁判员出示黄牌或红牌,而在义乌上溪镇,如果干部履职不力,也可能收到“红黄牌”警告。近日,上溪镇纪委启动“红黄牌”预警问责机制,对近期未请假无故缺岗的3名干部亮“黄牌”,设置“缓冲区”帮干部“治小病防大病”。

去年12月,为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上溪镇党委下发《上溪镇干部履职“红黄牌”预警问责机制》。“前不久,省市各级纪检监察系统也开展了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巩固深化年’活动推进会,我们推出的‘红黄牌’预警机制算是先行探索。”上溪镇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1月,上溪镇在义乌全市某项考核中排名倒数,上溪镇纪委复盘后,首次运用下发的“红黄牌”预警机制,对得分较低的部门记“黄牌”一次,并对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该项考核工作在一个星期后冲上义乌全市第一名。“我还以为要被全镇通报或是直接问责,这张‘黄牌’对我起到了激励作用。”该部门负责人说。

“我们的初衷是将执纪监督关口前移,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避免问责泛化,更好地体现容错纠错。”上溪镇纪委负责人表示,该举措与以往直接问责不同,留足了干部问责前的“缓冲区”,确定了“3黄变1红”“变红即问责”的罚令规则。“就像一个人生大病一样,之前肯定有小病。出台这个制度,有利于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治小病、防大病上。”

据悉,上溪镇党委自下发该机制以来,先后有4名干部被记“黄牌”,被约谈提醒的干部在之后的工作中均有较好表现。

接下来,上溪镇将以“红黄牌”预警机制全面提升机关效能,重拳整治“慵懒散慢”问题,精准区分创业创新中的工作失误和明知故犯的工作失职,真正做到对干部的严管加厚爱,从而推动基层干部想干事、干好事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