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赏花,夏摘桃,秋采胶,那么冬天呢?
◎记者 吴婷/文 黄云鹏 方卓/摄
桃子,本不是这个季节的时令水果;桃花,也是在春天绽放。但寒冬时分,依旧能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桃胶羹,既养生又美味!
桃胶,又名桃凝,是从桃树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其形晶莹如琥珀,故有“桃花泪”之称,因有滋阴美容之功效又被誉为 “平民燕窝”。早在唐朝时,桃胶不仅入药,还是百姓家的一道美食,就算以咸菜相配煮汤,都鲜滑可口。时光荏苒,时代变迁,当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村,这道美食渐渐被人淡忘。
不过,味觉的记忆总是会在某个时刻迸发出光亮。依偎着金华北山层层叠叠的山脉,有着“中国白桃之乡”之称的源东乡出产的桃胶便以泡发率高、口感好、品质好闻名。
人面桃花相映红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们驱车前往源东乡雅高村。车子行驶在桃花源景区,一个个村落匍匐在丛山起伏的漩涡中,风景秀美,曲径通幽的田间小路,枫叶红、银杏黄、松针绿,层层叠叠渲染了整个世界,美得让人心醉。
在半山腰,乐优滑草场的女主人徐金仙已备好了一锅热气腾腾的“桃花羹”,热情地招呼我们趁热喝、暖身子。舀起一勺,鲜红的枸杞与略带微黄半透明桃胶相搭配,煞是好看。尝一口,舌尖上的味蕾瞬间被这甜丝丝的味道吸引了,桃胶本身无味,细细品来却有一点清香,口感像果冻,鲜嫩滑爽,苹果粒清甜软糯,在嘴中溜达一圈后,经过喉咙到达胃中,似乎,甜蜜蜜也被带进了心坎里。
在源东,桃花羹是家宴上的常客,制作方法也很简单。早在一天前,徐金仙就将一把桃胶泡到水里,经24小时泡发,桃胶“吸”饱水变成果冻一般的透明物质,体积成倍增长。纯天然的桃胶会夹杂着桃树上带下来的杂质或是树皮、花叶残渣,泡发后需耐心地清除里面的杂质。一番清洗后即可放到锅中,同时放少许枸杞和切好的苹果粒、雪梨粒,水漫过桃胶,加盖,然后开大火熬煮。待快煮好时,放入冰糖,接着煮沸一会即可出锅了。
除了桃花羹,源东村民还就地取材,利用桃花、桃胶等制作出桃花酥、桃花鸡、桃胶炒肉、桃花水晶肉等一道道兼具美感和美味的桃花美食,触动了不少人的味蕾。源东乡丁阳岭村村民施朝兵经营着一家农家乐,“土鸡炒桃胶、桃胶炒肉都是我们的特色菜,别的地方吃不到的。”施朝兵说。
给你的生活加点糖
从采下的晶莹剔透到嘴里的软糯Q弹,其间少不了源东人的付出。“源东的桃胶采摘,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10月。”施朝兵介绍,在源东,每年桃子一采摘完,桃胶就开始分泌了,在秋季凝结成丰收之景。每每这时候,很多村民会上山采摘桃胶,大多数人会将桃胶卖给收购商,不过也有少部分村民储存少量的桃胶,以备做菜做羹招待客人。“上好的桃胶需要在连续晴热的午后采摘。因为早晨露水太重,桃胶在树上还是粘稠的状态,不成型。”作为土生土长的源东人,施朝兵对桃胶有着与生俱来的熟悉。她说,上品桃胶的标准是颗大粒圆,晶莹饱满,煮出来以后口感润滑,汤汁浓稠。
采摘并不容易,一个熟练工一早上也只能修剪出2斤成品,而10斤普通天然桃胶才能挑出1斤高品质桃胶。经过晾晒的桃胶几乎无杂质,看起来像漂亮的琥珀。整个过程纯手工,无任何添加也无硫熏。
春赏花,夏摘桃,秋采胶,冬怎么办呢?白雪皑皑的冬日,对着横贯金华的北山山脉群峰点点,喝上一碗桃花羹,吟颂一遍唐伯虎《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