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创新举措守护司乘安全

金华高速交警设置便民反光锥筒预置点

本报讯(记者 龚睿)日前,G25长深高速距离金华东收费站1公里处,一辆小型客车因抛锚占用部分主车道,后方车辆源源不断,现场十分危险。监控员立即引导驾驶员将车推进硬路肩,告知驾驶员该路段设有便民反光锥筒,自取后放置在车辆后方,警示后方过往车辆,整个过程耗时不到5分钟,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

辖区普通路段铺设反光锥筒每公里一处,重点路段200米一处,隧道内50米一处,这些“救命”的反光锥筒的设置,是金华高速交警的创新举措。今年以来,金华高速交警支队二大队以“文明交通我出力,我为亚运添动力”为宣传指引,在辖区路段放置便民应急反光锥筒,并持续根据路情路况对预置点的位置与数量进行优化。可以看到,这些反光锥筒身红白相间,印有故障、事故等字样,方便驾驶员在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时使用,为司乘人员在高速行车遇到事故和突发状况时提供基本安全保障。

“高速公路事故中最常见的就是次生事故。而它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在发生事故和故障后,车辆未移动到硬路肩、未按规定放置警示标志、车上人员滞留等安全措施不到位。”该大队副大队长董力说,司乘人员在车辆出现故障、事故时可就近使用反光锥筒引导交通流向,指示车辆行驶方向。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避免发生二次事故,也提升了车辆故障或事故快处机制。截至目前,主线发生故障或事故后,反光锥筒的利用率达到了93.5%。

小小锥筒点亮迎亚运风景线,也筑起高速公路“安全防线”。为了让反光锥筒发挥最大作用,该大队还围绕反光锥筒的运用,拍摄相关操作视频,在辖区相关企业、市场、服务区、收费站进行滚动播放,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更多人了解反光锥筒的作用和正确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