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让营商环境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

——二论贯彻落实全区“大干2025”动员大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

“让营商环境成为金东最靓的金名片、最核心的竞争力!”2月12日召开的金义新区(金东区)“满怀信心 只争朝夕大干2025”动员大会上,重点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作出郑重承诺,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赢得如潮掌声。

区域经济的竞争就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硬比拼”。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不高?市场有没有隐性壁垒?是否存在重复检查和多头执法问题?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与经营主体的感受紧密相连。以游戏科学、宇树科技、DeepSeek等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让“天下再识新杭州”。杭州市政府帮《黑神话:悟空》申领各级奖补以及游戏发行版号;针对宇树科技,推出专利快速预审服务,并上门介绍、指导操作;开展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保护企业免受“远洋捕捞”骚扰……种种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无不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营商环境是有为政府促有效市场的重要载体,一个地区要发展经济、吸引投资、促进创新,抓好营商环境就是硬道理。

这也是我们坚定不移在做的事。金东持续打造以效率为核心、以开放包容为根本的最一流营商环境,始终把企业家作为座上宾,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把企业事当成自家事,让权力变责任、审批变服务、串联变并联、裁判员评论员变运动员“四个变”,马上办、微笑办、暖心办“三个办”成为全区上下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过去一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工作中的“慢”,想方设法破解多跨不协同、一贯不到底、落实不高效等突出问题,用行政审批的“减法”助推企业发展“乘数效应”,厚植企业高质量发展沃土;过去一年,我们坚持狠抓重点,在深化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完善国际经贸规则咨询服务机制、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等方面用心用情用力,推动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过去一年,我们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凝心聚力、攻坚突破,创造了征迁交地“杨梅塘”速度,平台打造“金漪湖”速度、项目建设“润马”速度等具有辨识度的金东新速度……金东把提高效率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招”,一系列务实举措有目共睹,成效令人赞叹。

“我们好易点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求在智能晾晒领域实现新突破。”浙江好易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飞挺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表示将加强与世界500强公司深度合作,让自主品牌进入更多国家,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在金东区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着实感受到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行政效率,对我们这些回乡创业的台胞真的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两岸农业科技产业园负责人张园园在自媒体账号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充满着对金东营商环境的赞扬。企业家的一次次肯定,就是金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最大动力。

当前,金东正处在全面突破、赶超跨越的关键期、窗口期,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在这个历史节点尤为重要。

必须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干、围墙外的事政府办”,深入开展“四大双千”解难题优服务活动,健全完善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最大支持、最小干预,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必须聚焦项目、企业“全周期全链条”,大力推进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推行柔性执法和分级分类监管,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行动,坚决向一切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举拳亮剑。

必须深入推行“躬身入局、扁平高效、一体推进”的服务机制,从企业视角、发展角度,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在新区发展“如鱼得水”“如鸟归林”,全面激活全区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迈入决战“双千亿”的新起点新征程,金东必将书写更多政企双向奔赴的精彩故事,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本固根深、枝繁叶茂,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