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省级先进!

退休法官俞国强续写为民解忧新篇章

□记者 廖怡晴 通讯员 戴华一

近日,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决定,授予80个离退休干部集体“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100名离退休干部“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其中,金东法院原四级高级法官俞国强获得“浙江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称号。

俞国强,1959年出生,是区人民法院的一名退休四级高级法官。退休后的他,身份多元且忙碌,不仅是区人民调解专家库成员、区调解协会理事、副会长,还肩负着区法院离退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回顾他的职业生涯,曾获得市、区政府先进个人、“荣誉天平纪念章”等多项荣誉。

“情法”交融 架起解纷“枫桥”

“退休法官要转变角色、改变观念,努力使自己成为称职的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的韧性。”回想起成为调解员的历程,俞国强不无感慨。

2019年俞国强从区法院退休,又选择“重新上岗”,成为一名专职调解员,并成立“俞国强调解工作室”,投入人民调解事业中。他将自己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运用到调解事业当中,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苗头。2024年,工作室成功调解区法院各类案件665件,调解成功率45%以上。

在俞国强看来,调解重在“以诚待人、用心去调”,只有理清案件的脉络,抽丝剥茧才能找到调解的突破口。他曾成功调处一起154名网约车司机维权群访案件,当事人群体因网约车被收回,导致无固定经济收入,生活较为拮据,情绪激动。

俞国强率调解团队三名调解员进行专案研判,通过认真查阅卷宗、分析研究诉求及争议焦点,建议原告一方选派代表参加调解。调解员则耐心地对当事人关心的争议问题进行释法明理,让大家明白自己的责任。通过长达一个月的艰难调解,终使激化的矛盾得到圆满化解,154名当事人领回押金满意而归。

“调解时首先要与双方当事人心理上共情,取得他们的信任,才会获得好的效果。”俞国强说。面对情绪激动的当事人,他总能用一口地道的金华方言拉近距离,被群众亲切称为“解难老俞”。“遇到麻烦事,不如找老俞试试。”老百姓如是说。

“线上”宣传 传递法治“光芒”

在调解室里,俞国强是坚持“人民调解为人民”的优秀调解员,走出调解室,他便化身“跨界普法达人”。

作为金华电视台《百姓零距离》栏目的老娘舅,俞国强曾录制7期节目,深受群众喜爱和好评,其中王某与广州某物业公司劳动报酬及工伤事故纠纷,成功为弱者讨回公道,收到众多观众的点赞与支持。

2023年8月浙江省司法厅联合浙法传媒集团制作《“浙”二十年,法治蝶变的足迹》系列片,在拍摄微电视“东方之花,绽放浙里”宣传片中,俞国强作为优秀调解员出镜,展现了金东“诉前调解”方法对于纠纷实质性化解及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作用。

不仅如此,从老法官“一键”转换为专职调解员,俞国强还总结了一套“调解经”。2024年2月浙江人民调解杂志社刊登其“调解经”,2024年4月浙江老年报、学习强国平台以及金华市委老干部局《银色人才耀八婺》栏目先后刊登了俞国强调解工作的先进经验。

“银青”接续 传授调解“秘籍”

“将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助力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也是老一辈的责任与使命。”俞国强积极发挥自身的经验优势,对年轻干部、人民调解员积极开展“传帮带”行动。

调解工作室所在的区社会治理中心,驻扎着几名年轻干部,调解工作之余,俞国强也会经常为他们答疑解惑,传授其调解方法、如何与调解员及时配合做好衔接,以及与当事人沟通解决各种问题的技巧。与此同时,他还虚心向年轻人请教网络信息技能,实现“新老”干部的互帮互促、共同成长。

他经常与中青年干部、年轻调解员“共坐一堂”,结合其多年的审判、调解经验,针对多发矛盾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

“多年来,我一路见证了金东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一批批年轻人的蜕变成长,这些年轻人还在不断进步,我愿意把我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希望他们以后能独当一面,为金东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区法院离退休支部书记,俞国强积极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创新举办“银耀天平”大讲堂夯实思想根基,前往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不断提升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支部先后获得金华市银辉党支部、浙江省最美离退休党支部、全省第二批“三强六好”示范党支部等荣誉。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高度重视离退休干部作用的发挥,大力推动离退休干部“一镇一品”建设,打造了“孝义银领”、银领议事等一批在省、市具有影响力的团队,鼓励引导广大“银色”人才投身区委中心工作,助力基层焕发新活力。

在区委组织部(老干部局)的组织和推动下,像俞国强这样的“银色”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投身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基层治理、理论宣讲等各项工作中。据了解,目前全区已有1000余名“银色”人才活跃在基层一线,持续书写奉献篇章,为打造增长极、建设新中心贡献银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