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3人入选二季度“金华好人”
□记者 金灿灿
日前,在层层推荐、评议基础上,金华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发布今年二季度“金华好人”名单,我区政协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童高华、金东区东孝街道经堂头社区居民王建伟和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村民朱惠倩等3人上榜。
助人为乐类——童高华
3800毫升热血书写十五年爱心
童高华,男,1990年出生,中共党员,籍贯浙江兰溪,金东区政协办公室秘书科科长。
35岁生日这天,童高华收到了一份特殊的 “生日礼”—— 成功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
2010年,20岁的童高华第一次走进献血车,从此开启了长达15年的爱心之旅。累计11次无偿献血、3800毫升的热血倾注,相当于10次全血捐献,数字背后,是他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2020年6月,在红十字会组织的科普活动中,童高华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便毅然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捐献志愿者。2023年2月,他首次接到初配成功通知,却因高分辨配型失败而遗憾止步。但这份善意的种子并未停止生长,2024年11月,再次传来初配成功的消息,童高华毫不犹豫地选择捐献。
经过高分辨配型、体检以及注射动员剂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童高华终于迎来了捐献的时刻。2025年2月25日,农历生日当天,他躺在病床上完成了这份特殊的生命接力。“希望我的帮助能让这位孩子快速恢复健康,去探索更多人生的可能。”
童高华的善举得到了单位和妻子的全力支持,他的事迹也被浙江日报、潮新闻、金华日报、金彩云、文明金华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奉献的力量与生命的温度。
见义勇为类——王建伟
烈焰中的逆行担当
王建伟,男,1967年出生,籍贯浙江金华,金东区东孝街道经堂头社区居民。
2025年1月9日15时许,东孝街道存统路上,一家快餐店后厨突然窜出滚滚浓烟,火苗裹挟着黑烟疯狂窜向屋顶。买菜返程的王建伟骑车经过,目睹险情的瞬间,他果断弃车冲向火场。“着火了!快出来!” 他一边大声呼叫,一边迅速疏散店内3名正在用餐的群众。然而,逃生通道被5辆总重超300公斤的电动车堵得严严实实,王建伟当机立断,即刻召集4名路人,仅用28秒便搬开障碍,为被困人员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紧接着,王建伟飞奔至隔壁餐饮店借来灭火器,毫不犹豫地三次闯入火海。高温炙烤下,灭火器喷管烫得灼手,浓烟更是呛得他睁不开眼。但王建伟强忍着不适,屏气俯身,朝着火源一阵猛喷。在他的带动下,热心路人和周边邻居纷纷加入救援,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控制火情。当一切平息,满脸烟尘、咳个不停的王建伟,没有停留,默默转身离开现场,直到人们从监控视频中认出了他。
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援,虽仅持续短短6分钟,却尽显王建伟逆行而上的果敢与担当。1月27日,金华市公安局金东分局认定王建伟的救火行为为见义勇为。他的事迹经中国蓝新闻、金彩云、掌上金东等媒体报道后,迅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赢得无数赞誉。在烈焰面前,王建伟以平凡之躯,书写了不平凡的英雄壮举,成为人们心中闪耀的榜样。
孝老爱亲类——朱惠倩
三十载守护书写生命奇迹
朱惠倩,女,1969年出生,籍贯浙江金华,金东区澧浦镇上宅村村民。
1987年,朱惠倩与丈夫携手步入婚姻,两年后女儿的诞生让这个家庭充满欢笑。然而,1992年正月,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女儿成了植物人。面对医学上“无治愈可能” 的诊断,朱惠倩夫妇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卖掉当时赖以生存的珍珠蚌塘,举债15万元,踏上了长达5年的漫漫求医路。他们四处奔波,辗转各地医院,可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残酷现实,带着女儿回到家乡,开始了以病床为中心的漫长守护。
祸不单行,2003年,丈夫因车祸离世,生活的重担如大山般压在了朱惠倩一人肩头。她既要照顾肢体智力一级残疾的女儿,又要抚养年仅7岁的儿子。照顾女儿的日常堪比一场 “持久战”:体重过百斤的女儿需要频繁翻身擦洗,每次处理大小便都要耗费40分钟以上,洗澡洗头都需要亲友帮忙。女儿情绪失控时会抓伤她,但朱惠倩总是一边哼着童谣,一边温柔安抚。为了维持生计,她在村养老中心为25位老人做饭,闲暇时间还做手工贴补家用。
近12400个日夜的坚持,终于迎来了生命的奇迹。曾经毫无知觉的女儿,如今已能摆动手臂,发出模糊的音节。村干部这样评价她:“把苦咽下去,把甜分给别人。” 而朱惠倩只是笑着说:“日子要一天一天过,想开了就有光。” 三十多年,朱惠倩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她的故事也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无数在困境中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