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岭下镇:山水为弦奏新章 共富长卷叠春潮

(上接第1版)

这是岭下镇产业跃迁的缩影。2022年以来,这座曾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镇,在“腾笼换鸟”的号角声中开启蜕变:累计整治低效工业用地334.3亩,盘活土地资源相当于再造一座产业新城;高新技术企业从5家增至24家,金锅锅炉焊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里,工程师们正围绕新材料,创新适合的焊接方法;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

岭下镇以“全周期陪伴式服务”精准破题企业需求。“佳通汽车”于2024年10月份入驻,今年3月中旬正式生产;“沿浦汽车”于今年1月份入驻,4月份正式生产,从入驻到投产,短短几个月跑出了岭下工业“加速度”。浙江鲸典科技有限公司的年产2000万套园林工具消音器产业化建设项目一落地,岭下镇从施工许可证“帮办代办”到施工高峰期工人住宿协调,从高压线路迁移方案会审到员工通勤专线开通,各项服务清单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用政府的“服务指数”换来了企业的“发展指数”,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了企业的“幸福指数”。

更深的变革藏在细节里。在全区率先升级打造“365共治警务”江岭智创园站,累计完成企业代办事项419项;顶格落实《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18条意见》,累计为16家企业减负300余万元,兑现惠企资金100余万元……从“多头检查”到“组团服务”,营商环境优化不止于政策减负,更在于服务升级。“过去企业跑手续要盖几十个章,现在‘一站式代办’直接送服务上门。”企业负责人胡红宇的感慨,正是岭下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

筑梦:民生为本,幸福加码

暮色中的岭下镇中心小学,崭新的二期教学楼和体育场分外显眼。不远处,新建卫生院大楼灯火通明,24小时智慧政务大厅的电子屏闪烁如星。这些剪影,勾勒出岭下人对美好生活的具象期待。

民生工程的温度,藏在“15分钟品质生活圈”的毛细血管里。诗后山村的居家养老中心,87岁的朱奶奶用“爱心卡”兑换理疗服务;摩诃村的“童伴之家”,志愿者正带孩子们制作非遗竹编;岭下镇残疾人之家全新亮相,残疾人在这里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和职业技能,一步步走向自立自强,集镇东拓工程让稻田公园与湿地露营基地相连,健身步道上年轻人奔跑的身影与晚霞共舞。

治理创新同样亮点纷呈。人民调解员作用进一步发挥,全年完成欠薪案件处置352起,化解调处矛盾纠纷90起,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聚焦道路交通、密闭空间、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排查整治风险隐患471处,安全生产“零亡人”的成绩单让“平安岭下”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岭下镇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规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5%、旅游收入翻两番、民生投入超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万千新农人在绿水青山间的奋力奔跑,是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璀璨花火,更是一座城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诠释。

正如八仙溪的流水从未停歇,岭下的故事仍在续写。当智造区的机械臂与古街上道情艺人的竹板同时作响,当八仙溪畔无人机与白鹭在同一片天空飞翔,这座浙中小镇正以山水为弦,奏响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