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树木遮光引纠纷 法官巧解邻里 “心墙”

本报讯(记者 廖怡晴 通讯员 陈慧娟 戴华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当邻居之间遇上树木过高影响采光、恶语中伤造成名誉受损时,相邻权的“红线”该如何划定?名誉权应当如何保护?

老李老何两家毗邻而居多年,本该守望相助,近日,两家却因老李家院中一棵日渐高大的树木起了纷争。老何家多次反映,树木枝叶已严重遮挡其二楼窗户,家中采光昏暗。老李家一楼厨房烟囱飘出的油烟,更让老何家平日不敢开窗。

多次私下协商未果,老何家诉至金东区人民法院,要求判决被告老李家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同时,老何家儿媳在社区、微信朋友圈等不同场合,对老李家进行指责并语带诅咒。老李家深感名誉受损,愤而另行起诉,认为老何家儿媳侵犯名誉权。至此,两家关系降至冰点。

面对两案交织、情绪对立的复杂局面,承办法官并未简单一判了之,而是敏锐抓住矛盾核心。此案表面是采光与通风之争,深层是沟通失效与情绪失控。法官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调解”策略,一方面指出老李家树木确已超出合理高度影响邻居权益,老何家对于油烟的困扰亦属实;另一方面严肃批评老何家儿媳公开贬损他人的不当言行,释明名誉权受法律保护。

法官引导双方跳出“输赢”思维:“树木可修剪,心结更需解。低头不见抬头见,争一时意气,输长久和气,值吗?”朴实的话语直击老何与老李的心灵。

在法官持续数轮耐心疏导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

老李家表示将争议树木的树冠高度修剪至老何家二楼窗户下沿,确保不影响其正常采光,并优化厨房排烟设施,减少油烟逸散。老何家儿媳在承办法官的见证下,就其不当言论向老李家诚恳道歉,并将有关不当言论全部删除。老李家亦对前期沟通中的欠妥之处表达了歉意。

两家当场签署和解协议,两案均以原告撤回起诉圆满落幕。曾经横亘在庭院与心间的“高墙”轰然倒塌。

法官提醒: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毗邻不动产的权利人,在行使不动产权利时,在通风、采光、用水、排水、通行等方面形成的相互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边界是以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对于不动产权利人而言,在通风、采光受到影响时应秉持和谐友善精神,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化解纠纷,以侵害他人名誉权的方式进行“反击”,只会使矛盾爆发、升级。

法官提醒广大群众,在实施可能影响相邻权益的行为前,应当主动沟通交流,征得相邻权人同意,从源头上预防矛盾发生。如遇权益受损情况,应保持理性沟通,优先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寻求村(居)委会或调解组织帮助,若调解未果,应及时依法维权,并注意留存现场照片、权属证明等重要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