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朱丽丽:从山坳到古街 讲述“金猪”故事

□记者 王超亚

清晨4点半,坡阳古街的青石板还沾着夜露,“臻冠·金猪”老板娘朱丽丽已在岭下菜市场肉摊上做好了准备工作。“基本上一个早上可以卖一头半左右的猪肉,9点半卖完我就收拾收拾到店里去。”

上午9点45分,朱丽丽从菜场带了当天需要的配菜走进自家的店门。只见店内早已打扫整洁,厨师胡恒杨也已在案板上备菜,往灶台上摆了两盘刚切好的跑山猪肉——肥瘦相间的肉质泛着蜜色,诱人得很。

开业至今,一年半的时间,朱丽丽运营下的“臻冠·金猪”已拿下了不少奖:寻味中国2024年度金华市金东区(舌尖上的餐厅)五星商家评选大赛第一名、金东区巾帼创新创业大赛“妈妈的味道”厨娘争霸赛铜奖……而在前不久,店里大厨老胡又荣获2025年金华市乡村厨神争霸赛金勺奖。

谈起这个奖项,朱丽丽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完全没想到会拿金勺奖,真的是意外之喜。老胡用跑山猪猪蹄做的“金猪手”拿的奖,做法改良花了整整一个月:先用高压锅压40分钟让皮糯肉软,再将牛奶泡过的葱丝炸出松脆,端上桌时油光锃亮,筷子一戳就颤巍巍往下坠。“昨天有个杭州游客临走前特意打包了一份,说要带回去给家里人也尝尝。”

谁能想到,两年前的朱丽丽还在岭下镇石塘街村的山坳里“追猪”。

她和丈夫承包了2000多亩山地养跑山猪,猪群在树林里撒欢,吃的是玉米、南瓜混着山草,养足500天才出栏。“那时候卖肉全靠微信群拼单,300多人的群,一个月杀4头猪左右,每次杀猪前都会在群里预告,大家进行接龙。虽然我们的猪肉比市场上普通的猪肉价格贵了近一倍,但是每次都供不应求。”

2023年夏天,朱丽丽了解到坡阳古街改造的消息,她看着满山健跑的跑山猪突然就动了念头:“总在菜场卖生肉,不如开家店把好食材变成好味道。”

于是,她说服丈夫,在古街中心地段盘下这间门面,取名“臻冠·金猪”。

如今的“臻冠·金猪”,成了古街的“活招牌”。饭点时,木桌旁总坐着操着各地口音的客人:有金东本地的老熟客,一来就点“老三样”东坡肉、猪脚和小炒肉;有从杭州、义乌慕名而来的游客,举着手机拍“金猪手”的特写;还有周边企业的商务客,带着客户来尝“土猪肉里的金华风情”。

“上礼拜有个上海的先生,吃完打包了十斤腊肉,说要送朋友。”朱丽丽翻开记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李姐订香肠5斤”“王哥要腿肉2块”,“古街的好处就是,新客吃高兴了,转眼就成老客,老客再带新客,像滚雪球似的。”

但最让她骄傲的,还是食材里的“山味”被认可。老胡总说:“你家的猪肉皮是真韧,炖三小时才软乎,但那股子香啊,高压锅都压不跑。”今年端午,店里用跑山猪肉包了3000多个粽子,12元一个还供不应求;入秋就会开始做香肠、腊肉,从重阳节忙到过年。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