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警方提醒“转账延迟”骗局

假老师真诈骗 幸得村警及时劝阻

本报讯(记者 王超亚 通讯员 孙晴)“我可能遇到骗子了,快帮我看看!”近日,金东公安分局东关派出所村警董海飞在辖区开展日常巡逻时,突然接到群众蔡女士的求助电话。“什么也别做,等我!”董海飞立即赶往现场。

经了解,蔡女士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前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某重点中学“老师”,需要定制五百多块班级门牌,总价4800元。沟通中一切都很正常,双方很快商定好门牌样式,就在蔡女士准备下单制作时,事情开始不对劲了。

该“老师”突然提出学校不方便直接联系供应商,希望蔡女士帮忙代购40套投影仪,并推荐了一位“信得过”的供货商。“老师”表示,不会让蔡女士垫付款项,会先把钱转给蔡女士,并承诺会支付一定的劳务费。蔡女士很快联系上了“供货商”,谈好价格13.12万元,仅仅8分钟后,“老师”发来一张转账截图,显示已向蔡女士账户转入13.471万元,并称多出的部分是她的报酬。然而,蔡女士查询账户发现这笔钱并未到账。“老师”解释称,“大额转账有延迟”,但又以“学校急用”为由不断催促她先垫付货款,更可疑的是当蔡女士提出见面详谈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

越想越不对劲的蔡女士猛然想起村警曾上门来做过反诈宣传,赶忙拨通了村警董海飞的电话。董海飞赶到后仔细查看了聊天记录,当即断定这是典型的交易类骗局。经核实,确认老师的身份是假的,转账截图也是假的,“老师”和“供货商”是一伙的。“骗子利用伪造的转账记录制造“已付款”的假象,一旦你垫付资金对方便会立刻消失。”在董海飞的耐心分析下,蔡女士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多亏平时经常看你在村里大群发反诈案例,长了个心眼来问问,不然差点被骗13万多!”蔡女士连连道谢。

警方提醒:一旦商家转账成功,“采购方”和“供货商”同时失联。广大商家务必提高警惕切勿轻信“延迟到账”遇到“先垫钱后结算”等采购需求一律视为诈骗!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