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思念写进与您有关的时光里
□ 李玲添
亲爱的外婆:
见字如面。又是一年教师节,首先说一句,节日快乐!
很早就想提笔跟您说些心里话,却总被日常琐事绊住脚步,又怕自己词不达意,搁置至今。可那些与您相关的片段清晰如昨,字句都浸着化不开的思念。
您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退休那年,我恰好出生。有时候觉得,隔辈的缘分总带着些遗憾的温柔,您陪着我从蹒跚学步长到青春正好,我却只能看着您日渐佝偻的背影、慢慢花白的头发,最遗憾于未见过您年轻时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的模样。
小时候,我最盼着住在您家。您和外公十分宠爱我,每次爸妈来接我,我总噘着嘴抱怨:“你们怎么又来了?”可对于我的学业,您从不含糊。记得有一次我背小学课文,自认为流利顺畅,您却认真指出我漏背的两个字,眼神里满是“学习容不得马虎”的严肃。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我在报社实习,稿件第一次见报时,您比我还激动。此后只要看到报纸上我的名字,您就会小心翼翼地把那些“豆腐块”剪下来,整整齐齐贴在本子里,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
后来我工作了,陪您的时间越来越少。每次回去,您总宠溺地看着我念叨:“穿这么少,不冷吗?”“多吃块红烧肉,你最爱吃的。”可转身又会说,“工作要紧,不用常回来。”那些细碎的叮咛,如今想再听一次,却成了奢望。
您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一本本“园丁日记”被岁月浸得泛黄,纸页间却还留着笔尖划过的温度。里面记着朋友来访的小事、家里换煤气的日常,也记着我换工作的节点,看到那些关于我的字句,不禁红了眼眶,原来我人生的每一步,您都默默放在了心上。
2023年春节,您因病住院。因年事已高,全家人都揪着心,怕您撑不住。一旁的病友家属得知您曾是老师后,笑着打趣鼓劲:“方老师,快点起来上课啦!”您躺在病床上默默呢喃:“会好的”,语气中透着股韧劲。
万幸的是,即便血氧数值一直偏低,您还是闯过了难关,顺利出院了。舅舅特意买了台制氧机放在家里,怕您后续缺氧不适。那年“五一”假期,我回来看望您时,您已经拔掉氧气管,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听说那段时间您还自己洗衣、打扫,看着您精神好了许多,我心里松了口气,以为日子能慢慢好起来,能再多陪您一些时光。
可命运的玩笑来得猝不及防。2023年6月,成了我们全家的至暗时刻,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永远离开了我们。最后的日子里,您躺在病床上轻声说:“心脏从来没有这么难受过,你们放弃吧。”那时,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在生离死别面前,人竟如此脆弱无力。
再后来,我第一次在墓碑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家人的名字挨在一起,安安静静地守着外婆。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死亡不是终点,这份血脉相连的牵挂,会带着您的爱,陪我们走向更远的时光。
外婆,能做您的孙女,是我这辈子的福气。您用前半生教书育人,点亮学生前行的路;又用后半生陪着我长大,给了我三十年的温暖。这份爱,我会好好珍藏在心里,每当想起,都觉得您还在身边,从未离开。
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