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一幅“招商地图” 激活田园新动能

□记者 廖怡晴

过去“守着土地等客来”,如今“精准招商引活水”。今年以来,金东以“招商地图”为牵引,推动农业土地招商实现突破。2025年1-9月,全区内培外引农业项目达37个,内培项目投资完成率103.2%,外引项目投资完成率高达150.5%,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想投资农业,最头疼的就是不知道地在哪里、地适合干什么,寻找成本高、不确定性大。”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区持续摸排可用于农业发展的建设用地、设施用地和农用地,将数万亩土地资源精准测绘、分类标注,绘制成一张“招商地图”,实现资源“一图尽览”、需求“一键匹配”。

在这张滚动更新的“招商地图”上,耕地、林地、建设用地的区位、用途、性质等信息一目了然。地图画得好,关键要用得活。今年以来,我区先后发布两批招商地块,首批5个共806亩,第二批10个共3876亩,迅速引起市场关注,意向咨询电话和问卷反馈活跃。“招商地图”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寻找成本,也提升了政府的服务效率。

“我们不是坐等项目上门,而是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农博会、花博会等展会平台,以及中农垦、花木城等链主企业的带动,我区招商氛围日益浓厚。在上海金东商会的牵线下,近期香港、广东、上海、杭州等地餐饮业代表陆续考察仙桥牧场、金猪府等本地企业,近三个月已促成两头乌产品供货额达1560余万元。

同时,春禾智慧农业、孝顺千亩方、稻蛙共生、5000头肉牛智慧养殖、160万羽蛋鸡养殖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也在紧密对接中,不断充实农业招商资源库。

“近期,我们重点做好孝顺土地综合整治(‘稻+’产业)、源东林地空间综合治理(植树造林区块发展林下经济)等地块的招商工作,争取将投资主体需求与前期设计作业相结合,降低主体投资成本,实现拎包入住。”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项目招得来,更要落得下、发展好。如何让好地块尽快产生效益?我区在政策支持上做足了“灵活”文章,推出“白名单”制度。

对于适宜种植粮油、蔬菜等作物的地块,在没有明确招商主体的情况下,允许白名单企业先行开展一季种植,避免错过种植期。这种打破常规的政策创新,有效解决了“项目等地”导致的资源闲置问题,确保农业生产的不误农时。

土地活起来,乡村富起来,招商的成果,最终要化作村民脸上实实在在的笑容。我区不止于招商,更在于共建共享。我区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支持村集体先行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导村集体和农户以土地、设施入股,当起项目的“股东”。同时,新招引的企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就近工作。就这样,“土地租金+入股股金+就业薪金”的“三金”模式,稳稳托起村民的收入,让乡村振兴的成果真正落到百姓身上。

从绘制一张图,到引来一批项目,再到激活一片田野、致富一方百姓,金东正通过创新招商模式和贴心的服务,将沉睡的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正孕育着关于丰收与共富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