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金东全链条守护校园“舌尖上的安全”

□记者 方柯 徐盼

10月13日清晨6点30分,天刚蒙蒙亮,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后厨早已灯火通明。由数名教师和家委组成的验菜小组正逐筐检查食材。蔬菜肉类是否新鲜,食材是否足秤达标……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核对。

为了把好食材第一道关,今年该校推出“家校协同、全程溯源”的校园餐验菜工作机制,专门组建“教师轮值+家委固定骨干”的双重验菜队伍。验菜结束后,2名教师、4名家长代表签字确认,流程严格遵循“一看、二摸、三闻、四称”原则。“验收时长虽较以往翻倍,但为了守住品质关口,筑牢安全防线,每一份进入校园的食材都需‘有据可查、源头可溯’,绝不容忍任何形式主义。”区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庄晓倩说。

曹剑峰是该校本周家委代表,这些天他都早早到岗,和轮值老师一起逐筐开展食材检查。“像冷冻类菜品,我们得从整箱中间抽出来,既要仔细核对生产日期,还得闻闻有没有异味,一点都不能含糊。”曹剑峰说。验菜队伍对冷冻品的生产日期格外“较真”,食材验收的每一处都透着“斤斤计较”的严谨。

今年以来,我区多管齐下,从食材溯源、智慧监管到家校共治,打造了一套严密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方位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今年8月,区教体局借助暑期校长会契机,组织全区31所法人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校长集中学习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相关内容,要求各校成立校长担任组长的“校园餐”专项整治小组,把食材配送、加工管理的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同时召开2025年秋季校园食材配送、加工企业管理部署会,组织22家食材配送、加工企业参会,通报上半年食材配送、加工环节问题,进一步压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今年区教体局紧扣省级民生实事项目要求,重点对傅村镇初级中学、鞋塘初级中学、澧浦镇初级中学、金义第二小学、岭下镇中心小学等6所学校食堂开展提档升级,并依托区级暑期维修改造项目,统筹推进更多学校食堂的优化完善工作,推动区域内校园餐饮环境整体向好。

其中,鞋塘中心小学食堂升级改建工程作为重点推进项目之一,区教体局投入100万元专项资金,对食堂核心功能区域进行全维度改造。改造范围覆盖加工区、烹饪间、蒸饭区、备餐间、消毒房、清洗间及师生餐厅,总改造面积达490平方米。“我们累计投入资金270余万元,为学校新建消毒房8个,并对部分学校食堂功能间布局进行优化调整,覆盖光南中学、鞋塘中心小学、鞋塘初级中学、澧浦镇初级中学等14所学校,夯实食品安全硬件基础。”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我区还对膳食经费进行专项检查,确保伙食费规范使用。如今,在金东的校园里,“每一份食材可追溯、每一个环节有监督、每一笔经费明去向”正成为常态。这套覆盖“验菜、监管、保障”的严密体系,用看得见的用心与严谨,筑牢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