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甜透残疾人之家
七旬果农十五年送果路
本报讯(记者 金佳衡)“这个柑橘真甜!”10月13日,多湖街道残疾人之家里暖意融融。大家围站在崭新的长桌旁,品尝饱满多汁的柑橘,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70多岁的果农樊金清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吃得开心,自己也笑得格外欣慰。
为了让大家吃上最新鲜的柑橘,当天凌晨,樊金清就摸黑赶往其位于源东乡东叶村的果园。他在果树间穿梭,仔细挑选着品相上好的果实,待柑橘装妥后,便马不停蹄地送往多湖街道残疾人之家。“今年天气不太好,柑橘产量比往年少了些,但一想到他们等着吃水果,我肯定要送过来。”樊金清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坚定。据悉,今年6月,他已给该机构送去过自家种的桃子。而在当天,他还前往了第五医院等地,将新鲜的柑橘送到了更多有需要的人手中。
这样的爱心送果,樊金清已坚持了15年。故事始于2011年源东乡东叶村的一次党员会议,当有人提出向残障人士献爱心时,樊金清便默默记在心里。“我是种水果的,能让他们吃上新鲜水果,也是一片心意。”他将想法告知村党支部后,在村党支部及相关部门协助下,第一次把1500多公斤柑橘送到了东孝街道托养中心,此后10年间,每年坚持捐赠不少于1000公斤柑橘。“当时有个小伙子不停点头说好甜。”这份正向反馈,让他坚定了持续做公益的决心。
自此,樊金清许下每年捐赠的承诺。15年间,他的送果范围从最初的东孝街道逐步扩展至周边更多区域,捐赠频率也从每年一次增加为春秋两季。“做公益最要紧的就是坚持,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送。”樊金清说。
在多湖街道残疾人之家里,时常有人提起这位亲切的“送果叔叔”。当清甜的果味在口中弥漫时,这份持续15年的坚守,已然转化为连绵不绝的温暖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