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要闻

企业“绿色”账本 算赢“零碳未来”

(上接第1版)

“好易点”的智能工厂数字化改造,并非单一环节的升级,而是一场覆盖全链条的体系性革命。项目通过系统性地整合基础信息平台、数字化制造信息平台以及智能制造信息平台,并辅以数字看板与移动终端,最终打造了一个全厂物联互通的智能化平台,该平台直接赋能于企业运营的核心环节,取得了显著效益。在生产效率层面,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各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工操作与干预,使人均年产值实现了大幅跃升。

在绿色节能层面,该体系通过对设备的全面物联与精细化管理,实时管控生产状况,配合科学的设备点检制度,有效降低了设备的频繁启停与空载率,从源头上减少了能源浪费。“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全厂物联、全程贯通的智能体系。”“好易点”相关负责人马双斌指着大数据屏幕告诉记者,“它带来的不仅是人均产值的明显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准的设备管理和运行优化,有效降低设备空载率,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排的协同增效。”

“全周期的绿”

扎根“全流程的贯通”

绿色制造的理念,正从生产线延伸至产品本身,成为产品核心设计语言。“好易点”聚焦“轻量化、长寿命、节能、易回收、可拆解”五大要素进行产品设计,通过运用CAE软件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在确保卓越品质的同时,有效节约了材料消耗,降低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境负荷,践行了“绿动晾晒,智享未来”的品牌承诺。“我们将持续深化绿色产品设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的改造升级,并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规模。”马双斌说。

同样,在“景迪医疗”,产品研发设计端全面融入全生命周期生态管理理念。企业严格参照《产品生态设计通则》,在设计开发、原料选择、生产工艺、包装及废弃物回收利用每个环节重新评估改进技术工艺。其自主研发的“自粘性创面修复聚氨酯水凝胶”,成功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市场垄断,实现了高端医用敷料的国产化替代。同时拓展新思路为生产端降耗减排,对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进两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区一众企业的绿色发展实践为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标注新的注脚。近年来,我区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标杆培育、服务优化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绿量”和“含金量”。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市级绿色工厂44家。

从“果园工厂”的具象之美,到“零碳未来”的宏大愿景,新区企业正以扎实的行动,将绿色发展的“施工图”转化为一幅幅“实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