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6版:金华小记者

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作品,前一部分记载了他多年来考察中华文明遗址的过程,向读者娓娓道来中国文化史。透过作者生动的文字,我能体会到一道道景致背后历史所带来的震撼之美,也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都江堰,2000多年前让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至今还执掌着很多人的生计,竟然没有成为西风残照下的废墟?这一切要归功于汉代的李冰。我明白了,这场文化之旅,是文化经过时间的打磨与洗礼的艰苦旅程,更是文化对自身的考验。

接着,我继续跟随余秋雨的脚步,来到中国的大西北——敦煌。这里有神秘而又精美的莫高窟壁画,经过一千多年的沙石沉淀,它们已不再是粉刷在墙上的壁画。正如余秋雨在书中所感慨:“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它是河西走廊上的一个博物馆,也是半部中国艺术史。我读懂了,这文化苦旅是一代代守护文化的中国人的辛苦之路,也是中国人对文化的尊重,对民族尊严的捍卫。

最后,余秋雨带领着我来到近代,这里有许多优秀的作家,如巴金、鲁迅、沈从文……他们当中大多经历过艰难岁月,却始终没有屈服,这是文化与时代的碰撞,也是文化与社会的斗争……我感受到了,这文化苦旅,作者苦的不仅仅是人们对文化的守护之苦,更多的是作者对于这种苦精神的无尽敬佩与赞美。

《文化苦旅》这本书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让我拓展了眼界。如书中所说“高贵的生命创造文化,必然会经历坎坷”,因此,守好我们中华的“苦”文化,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苦”精神,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东方的一颗巨星,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长河中闪闪发光——这便是文化的宿命。

金华四中八(10)班 樊劲松

指导老师: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