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单晓斌:编织一张 四级联动的健康服务网络

大力推进重点医院优势学科建设,提标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省级区域公共卫生实验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健康金华”开出了更多好“药方”,也有许多来自一线代表委员的好声音、好点子。

“从全国两会到省两会,再到此次的市两会,事关健康民生的利好让我们充满信心。”来自兰溪代表团的单晓斌是一名基层卫健工作者,在一线工作15年,他最为关注的是健康这一影响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2010年,单晓斌进入卫健系统工作。“当时很多乡镇一线医疗机构的软硬件设施还有待加强,与市级大医院差距较大。这两年,走访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乡镇卫生院条件不输城市大医院,一线医疗工作者不管是技术还是学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分级诊疗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进。”

今年两会,单晓斌提出了一个“在金华全市推广兰溪市多癌筛查模式”的想法,这也是源自一线实践经验的好办法。

“目前,金华全市已经在推广单癌筛查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单晓斌介绍,单癌筛查是指结直肠癌筛查,我省从2020年开始实施重点人群结直肠癌筛查项目,我市随即开始对50—74周岁目标人群提供结直肠癌筛查服务。过去4年中,我市对近百万居民提供了这项服务,筛出高危人群达15.6万人。“以结直肠癌为例,其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但筛查手段简单、筛查费用低,早期发现治疗方法简单有效,手术预后也较好。”

而在兰溪,这场从“肠”计议的工作有了PLUS版本,实现了“从单到多”的跨越。通过统筹县域医疗机构资源,兰溪市以“一个平台、两家龙头、三方合作、四项原则”等创新举措,完成单癌筛查到多癌联合筛查的迭代升级,构建了完善的县域癌症筛查体系。目前,兰溪市多癌筛查模式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惠及群众8.79万人,兰溪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70.9%,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46.45%,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未来,单晓斌希望多癌筛查的“兰溪模式”能够推广到金华全市。“我们可以通过更科学的方式对更多恶性肿瘤进行早期筛查,实现早诊断、早筛查。”

单晓斌的脑海里,一张以省级医联体医院为技术支撑、金华市级综合医院为龙头、县域综合医院为依托、基层医疗机构为网底的“防—筛—诊—治—康”闭环健康服务网络正在金华编织。其中,有防癌体检与分级诊疗、公共卫生服务、商业保险等相结合的多元化防癌抗癌保障,有高水平的早筛、早诊、早治、早康医疗服务队伍,还有数字化的智能筛查信息系统……“这些都是在现代医学进步、医疗体系完善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得到的未来。”

本报记者 汪蕾/文 张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