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消化道肿瘤
医生提醒: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在我们身体的精密构造中,胃肠道堪称是最勤劳的“幕后功臣”。然而,熬夜加班、三餐不定、应酬频繁……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同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悄悄侵蚀着胃肠道的健康。
胃肠道一旦“闹脾气”,带来的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疼痛与不适。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胃肠道疾病在初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病情可能已经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统计显示,我国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胃癌、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群体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这些情况,无疑给我们敲响了健康警钟。
早期内镜筛查是关键
随着消化道内镜等检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化道肿瘤可以在早期被发现,我们习惯称它们为消化道早癌。
消化道早癌通常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很容易与其他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混淆,导致患者延误治疗。例如,胃癌的发展过程一般是从正常的胃黏膜开始,经历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最终演变为癌症。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可能仅表现出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如腹痛、腹胀、嗳气等,这些症状在普通胃肠病中也非常常见。
据统计,中晚期消化道肿瘤的5年生存率低于30%,而消化道早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以超过90%。消化道肿瘤的防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如何做到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早治呢?金华广福肿瘤医院内镜中心医生表示,消化道早癌起病隐匿,而且早癌病灶很小,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也不太会出现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而内镜技术在这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虽然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高,但我们也不必谈癌色变。医生建议,平时人们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体重、定期运动等,降低患消化道早癌的风险,预防消化道早癌。具体而言,防控消化道早癌可从几方面入手:首先,从饮食习惯着手,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其次,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或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议立即进行胃肠镜检查:
(1)一级亲属有胃结直肠癌史;(2)本人有癌症史(任何恶性肿瘤病史);(3)本人有胆囊切除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4)其他危险因素包括:①年龄≥40岁,无论男女;②长期抽烟、喝酒的群体;③长期缺少运动、高脂肪饮食、高盐饮食者;④长期便秘、腹泻、有排便习惯改变、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体;⑤炎症性肠病、家族性息肉病等。
胃肠道健康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石。医生提醒,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的胃肠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内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我们的胃肠道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为美好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