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助手”,而非“写手”
共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
最近,DeepSeek掀起了一阵热潮,各类AI产品走进大家的生活中。不少家长和老师表示,发现一些孩子会用AI写作文。
用AI写作,在学生中悄然盛行
“一个指令下去,一篇800字的作文几秒钟就出来了。”市区某高中的高一学生小徐说,自己从小就怕写作文,但自从用了AI后,感觉这不再是难事。小学生家长朱女士无意间发现,孩子学习机上的AI软件上,留着“帮我写一篇春天放风筝的作文”的搜索记录。AI写作已悄然成为部分学生应对写作困境的“捷径”。
“学生的作文,我还是能够看得出来是否有AI助力。”谢老师作为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老师,表达了自己的看法:AI文章虽然看起来光鲜亮丽,却往往缺乏生活气息,缺乏学生的写作情感和深度。AI写作有明显的“AI味”,比如模式化,“如果指令相似,文章也会雷同”。
金华市南苑小学语文教研组长蒋英美说,低年级学生使用AI写作的情况尚不多见,但随着年级升高,这种现象肯定难以避免,特别是一些征文,也会出现家长帮忙用AI修改润色的情况。
AI写作看似“香”,实则不然
浙师大附中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童志斌认为,A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提供一些素材参考。特别是让AI提供举一反三的题型,非常高效,学生可以利用好这一工具。
童志斌还分享了自己使用AI的经历:“我给AI不同指令,它确实生成了十几个版本的文章,但通读下来,和我想要的内容还是有很大的偏差。因为AI不能结合实际情况,一篇脱离实际的‘范文’意义不大。此外,我认为学生容易对AI产生依赖,失去独立思考能力,不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
蒋英美也认为,学生一旦习惯用AI写作文,便容易滋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再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语文学习习惯被破坏,文学素养能力也就会下降。
学会合理利用AI工具
面对AI带来的挑战,不少老师积极行动起来,探索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一新兴工具。
蒋英美说道,她会教学生“怎么去使用AI”,而不是批评他们“使用了AI”,要让学生明白AI仅仅是学习的辅助工具,永远无法替代人类独特的思考过程。AI可提供一些思路,拓宽思考路径,但最终落笔成文,还是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这样才能写出独一无二的内容。此外,她会及时将这些理念传至班级群,家校携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工具。
童志斌表示,近期学校专门开展了诸如“AI议论文的升格之道”等相关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转变对AI的认知,学会合理利用AI工具。
“教育成长要的就是慢的过程、渐变的过程、思考的过程。”童志斌说,AI时代,要让学生在拥抱AI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适度地使用这一工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浪潮中,不迷失方向,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报记者 陈缘萍 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