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边,小记者探秘“城市水脉”
沉浸式体验节水护水课堂
“快看!水底的小鱼都能数得清!”3月23日,来自市区多所小学的30余名小记者在金华市水利局、金华市河长办的专家带领下,走进金华水源地、美丽河湖,体验了一堂生动的节水护水课堂。
在美好的春光里,小记者们先后探访了“网红打卡地”安地镇岩头村、浙江省“幸福母亲河”梅溪、崭新开馆的金华市灌溉节水宣传馆和安地一级水电站,通过实地研学深入了解家乡水资源现状、水利工程智慧及节水护水知识。
清澈见底的溪水、古朴的石桥、优美的自然风光。活动第一站,小记者们来到风景秀丽的岩头村。安地镇岩头村党支部书记、梅溪岩头村段村级河长陈秋平,热情接待了这群小客人,并带领他们漫步在梅溪畔,体验巡河工作。“这块形似饮水的卧牛石,见证着梅溪千年的沧桑……”陈秋平将梅溪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传说娓娓道来。
实地探访刚结束,小记者们便亮出专业范儿。“陈伯伯,现在金华的水质达到几类标准?”“您为什么如此重视梅溪河的治理?”小记者们拿着采访本,将陈秋平团团围住。面对七嘴八舌的提问,陈秋平笑着说:“现在梅溪稳定保持Ⅱ类水质,能直接作为饮用水源。”“我希望村民们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讲好岩头村里的人文故事,让游客们玩得开心,玩得有收获!”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第二站——金华市灌溉节水宣传馆。“你们是开馆以来第一批参观的小记者!”在金华水利局梅溪中心副主任吴瑛的带领下,小记者们通过图文展板、模型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形式,深入了解梅溪流域及安地灌区建设历程、发展成果以及金华的水情特征、用水结构等知识。吴瑛还向小记者们介绍了金华市在节水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号召大家从小树立节水意识,争做节水小卫士。
最让小记者们感到兴奋的是走进安地一级水电站。“这就是重力势能转化为电能!”小记者陈昱璋兴奋地比划道。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小记者们了解了水力发电的原理,并近距离观察了发电机组的工作过程。看着奔腾的水流推动水轮机转动,最终转化成电能点亮万家灯火,小记者们无不感叹科技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
梅溪岸边,金华市水利局、金华市河长办的专家们为小记者们颁发“小小河长”荣誉证书。优秀水利宣讲员、浙江大学博士周一凡带着大家庄严宣誓:“我承诺:我要肩负守护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使命,节约每一滴水,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稚嫩而坚定的誓言在梅溪边回荡。拿到证书后,小记者谢雨铭在笔记本上写道:“保护水资源,需要每个人的点滴行动,就像安地水库汇聚万千溪流那样,每个人的微小努力,终将凝聚成守护生命的磅礴力量。”
“我要当家里的节水小卫士!”小记者胡茵茹兴奋地说。返程大巴上,小记者们纷纷开始思考生活中的节水方法:用淘米水浇花、收集雨水擦地……这场沉浸式节水护水教育,在孩子们心田播下了守护碧水清流的种子。
本报记者 陈星辰 文 董易 摄 制图 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