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报天气、感应闪电……
走进气象局,“解锁”神奇气象
“为什么天空有时候是蓝色的,有时候又灰蒙蒙的?”“气象局为什么可以准确地预报每天的天气?”“为什么快下雨的时候,白云会变成乌云?”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30组X计划小记者家庭走进金华气象局参加气象科普活动,共同探索气象的神奇一面。
首先,小记者们来到气象科普展厅,各式各样的气象仪器模型和展板墙,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从气候变化的影响,到如何应对极端天气,现场每一幅画面、每一段文字都让小记者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少小记者拿起纸笔,记录下关键的知识点。
紧接着,小记者们又来到市气象台,他们好奇地观察着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现在的天气预报是怎么监测的?”小记者提问。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我们通过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多种设备收集气温、气压、湿度等数据,再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才能得出天气预报结果。”随后,小记者们在气象影视中心体验了一回“小小天气预报员”。
在户外的气象观测场,风向标、风速仪、雨量器……工作人员一边介绍这些仪器设备,一边引导小记者们仔细观察。
趁着这股热乎劲,小记者们又抛出关于天空和云的问题。工作人员抬手朝天空指了指,解释道:平常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太阳光里的蓝色光波在大气里特别容易被散射,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可要是天空中的云层变厚了,或者污染物变多了,光线散射、反射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天空就变成灰色的。快下雨的时候,白云变成乌云,是因为云层里的水汽越来越多,变得又厚又密,光线很难透过去,颜色看起来就变深了。
小记者们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系统设备兴趣满满,工作人员耐心讲解:“人工增雨需要云层中有足够的水汽、合适的温度和气流条件。我们通过发射含有碘化银的火箭弹,将碘化银释放到云层中,促使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最终形成降雨。”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家长也增长了见识,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活动结束后,家长们对此次活动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小记者团每年开展上百场公益活动,今后将继续组织更多科普公益活动,让更多的金华孩子了解科学、走近科学、热爱科学。 本报记者 陈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