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好回归 清明不再“雨纷纷”
回顾上周,天气走势荡气回肠,先是阳光普照、剧烈升温,3月26—27日,日最高气温(以金华国家站为例)分别达到了33.9℃和32.9℃,接着一场剧烈的强对流天气将前期热闹无比的春日盛景打得面目全非。
由于前期温度高,空气中积累的能量比较多,暖湿气流与冷空气激烈交锋后,气温极速下降,3月28日白天日最高气温就跌至了10℃,上周六北山上还下起了雪,冷得仿佛回到了冬天。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强对流天气,春天与夏天有所不同。春季的强对流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拉扯,降雨多为小股分散势力各自为战,爱在雨里“夹带私货”,冰雹、短时大风多;而夏季则是副热带高压强控暖湿气流,降雨不仅成片、集中,而且又强又多,雷声也吓人。
还有一个需要澄清的概念是“倒春寒”。每逢春天有降温,大家就会下意识地觉得这是“倒春寒”。事实上,“倒春寒”主要指春季(3—5月)出现的前期暖后期冷,且后期气温明显低于正常年份的现象。当前期偏暖,后期出现强度较强的冷空气影响时,若日平均气温低于30年气候日平均值达1℃及以上,且持续天数≥3天时,即判定出现“倒春寒”天气。反之,则是一次普通的冷空气影响过程。
在我省,“倒春寒”的定义为:浙北地区4月5日以后,浙中南地区4月1日以后,出现连续3天或以上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11℃,定义为一次“倒春寒”天气。所以,即便这几日的降温让人觉得秒回冬天,因为时间上不符合,也只能算一次强冷空气影响过程。
新的一周将会是先雨后晴的状态,今天白天阵雨仍会造访,但随着3月结束,4月将迎来晴朗开局。根据目前天气形势判断,4月1日起,受高压系统控制,我市以晴到少云天气为主,气温也会重新回升到20℃以上,呈现一派春暖花开的景象。
周五是清明,不少人关心假期天气,担心“清明时节雨纷纷”。从气象学角度,这句话不无道理。此时节,恰好是我国气候冷暖交替的时间段,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整,夏季风蠢蠢欲动,暖湿气流日渐活跃,不断“挥师北上”,冷暖气流交锋,雨水便频频现身。不过,并不是我国所有地区清明时节都能用“雨纷纷”来形容。初春时节暖湿气流实力有限,北上时往往会遇到冷气团的顽强抵抗,两者战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因而雨水也多下在南方。
根据市气象台统计,1953—2024年,我市清明假期(4月4—6日)这3天里,完全不下雨的仅7个年份。不过,总体来看,雨势都不大,3天累计超过10毫米降水的只有28个年份。而今年清明假期,目前来看,天气很不错,没有雨水、气温宜人,适合出门祭扫、踏青、赏花。需要提醒的是,周二开始连晴,空气干燥,野外祭扫要注意防火。
具体分日预报如下:
4月1日(星期二):多云到晴,气温:7~20℃
4月2日(星期三):晴到多云,气温:8~23℃
4月3日(星期四):晴到多云,气温:10~22℃
4月4日(星期五):多云,气温:11~23℃
4月5日(星期六):晴到多云,气温:14~26℃
4月6日(星期日):晴到多云,气温:14~27C
本报记者 袁丁 通讯员 张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