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31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1版:头版

一份《金华晚报》见证中非友谊

埃及驻华大使题词《金华晚报》:“向你们致以 最美好的祝福”

中非合作与友谊的金华故事一直在延续。

3月18日,浙江师范大学收到一件特殊礼物——一幅埃及纸莎草纸画。埃及驻华大使阿西姆·哈奈菲委托中国外交系列特种纪念封的主创、设计者马小玲,将这幅画转交给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这位非洲大使在画作上亲笔题词:“祝福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越来越好!”

3月20日,《金华晚报》头版整版刊发深度报道《埃及驻华大使为何给非洲博物馆赠画》,引发广泛关注。马小玲带着一叠报纸回北京之后,3月27日,他和北京金台艺术馆副馆长罗肖女士一起,与哈奈菲大使会面,并将5份具有特殊意义的《金华晚报》赠送给了大使,这份3月20日的《金华晚报》将被埃及驻华大使馆珍藏。

“哈奈菲大使收到报纸非常开心,他看了又看,爱不释手,他表示会好好珍藏报纸,并在下月离任后带回埃及。”3月30日,罗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愉快地回忆起这次会面的经历。哈奈菲大使欣然在《金华晚报》报头位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在报纸上题词,表达对《金华晚报》的良好祝愿:“非常感谢(《金华晚报》),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祝福!”

一份《金华晚报》,见证中非友谊。

此外,马小玲和罗肖还向哈奈菲大使转交了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的感谢信。在信中,刘鸿武写道:“您捐赠给我们一幅埃及纸莎草纸画,我代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向您表示最诚挚的感谢。这幅画作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一份中埃两国人民之间深厚友谊的象征。”

刘鸿武在信中还表示,这幅画作中生动的细节和鲜艳的色彩令人惊叹,它已经成为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的一件珍贵藏品。“每当看到它时,我们都会想起您的心意和埃及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两国人民之间情感和文化的传递,这份礼物我们将一直珍藏。”

今年4月,哈奈菲大使即将离任回国,这封感谢信让他深受感动,他仔细地读完感谢信,转头对马小玲和罗肖说:“虽然要离任回国了,如有需要还会再来中国,我将继续推动中非合作,一如既往致力于中埃友好,为中埃人民之间的交流尽一份力。”

哈奈菲大使还表示,有机会想去金华,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博物馆参观一下,希望能与这所大学的师生一起交流讨论中非合作,并分享他的中国故事。

马小玲说,在哈奈菲大使的印象里,在中非交流合作领域,浙江师范大学很有名气。“他问我:‘从上海去金华坐高铁多久能到?’我回复说:‘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他回答:‘那很近’。”

哈奈菲大使即将结束他的任期,但他与中国的缘分却更深了。

本报记者 许健楠 罗钟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