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艺术风格导演
横店影视“双师型”教师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奖
4月23日,北京怀柔中国影都中影(北京)电影制片厂,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2025华人时尚盛典隆重举行,一级编剧、横店影视自由职业人员联谊会创作者联盟联盟长张险峰荣获最佳艺术风格导演奖。
“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刚从北京回到横店的张险峰,一路上回望自己来横店的10年,“是横店给了我创作的土壤。在这里,我得以走在影视产业发展的最前沿,从编剧迈向导演,从一度创作走向二度创作,从长剧延伸到短剧,并以此拿下人生第一个导演奖。”
张险峰,金华市人大代表、东阳市“拔尖人才”,是东阳引进的高层次影视文化人才代表,在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主讲《影视剧本创作》和《影视作品赏析》以及《剧情短片联合实践》等编导专业课程。
2014年,有30年“影龄”的张险峰来到横店时,已经有着丰厚的影视经验与成绩积累。此前,他在北京、河北等地工作,著有多部影响广泛的影视作品,如《缘分》《风暴眼》《格达活佛》《最后58天》等。到横店后,他除了编剧外,又当起了导演。到横店的第一年,由他编剧并执导、师生共同创作的电影《石头剪子布》就在第8届意大利FIUUGI电影节上获最佳短片、最佳编剧等殊荣,还被选作第5届意大利比萨中国电影节的开幕电影。他还创作了38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重庆谈判》,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目推荐播出名单”。
一晃10年,张险峰在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2025华人时尚盛典上拿下了导演奖。大会组委会给予他的评价是:“为影视创作注入独特艺术风格,推动行业发展,贡献卓著。”
此次他参与的是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华人时尚盛典”和“短剧生态大会”作品的竞逐,向组委会投递了《迷雾中的觉醒》《替身》《危险的边缘》等四部作品,其中三部都是与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的防艾公益短片,最终获最佳艺术风格导演奖是专家组对整体作品的感受与评价。此次短视频单元的比拼将主题定为“视频天下,短而有为”,契合当下影视行业发展的风向。
与很多参赛作品不同,张险峰的四部短片都是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公益项目,编剧、摄像由老师领衔,演员及剧组的各个工种都由学生或横店演员公会的群演完成,取景拍摄也立足于横店。比如,在《迷雾中的觉醒》里饰演男主角的就是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编导专业的学生朋城,他的演绎让人想起了经典电影《蓝宇》;《替身》则充满了娱乐圈乱象的黑色幽默,女主角梦俪就是横店演员公会演员新人班中成长起来的“横漂”群演。
“在我们学校,产教融合的氛围非常浓郁,像朋城这样有影视经验与能力的学生占比很高。”张险峰说,每学期该校都会设置一个月左右的联合实践课,不同专业的老师带着学生组成剧组,完成影视项目从创作、筹备、拍摄到后期的全流程。
拥有近40年影视实践经验的张险峰讲起课来活泛灵动、深入浅出,他会把蒙太奇比成垒砖造房子,把赏析电影总结成高屋建瓴的“六句话”,不断穿插的圈内小八卦、小笑话让课堂变得格外生动和有趣……
“不论是横店影视职业学院的学生,还是横店演员公会的影视新人,都是对影视充满热忱的追梦人。我们培养的都是实践性影视人才,学校出政策鼓励老师带项目、带学生到影视企业、到剧组开展实践教学和社会服务,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学生受益很快。”张险峰说。
去年,张险峰成为浙江省首批高级“双师型”教师。 本报记者 汪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