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上学有妙招
“契约式自主上下学”,放手让孩子成长
“妈妈,我到学校啦!”周一早上7:40,金华市绿城双溪实验学校四年级学生胡潇予到达校门口后,用智能手表给妈妈发送了一条语音。
这个学期,在金华市绿城双溪实验学校,像这样的“报平安”每天在中高段学生中上演。新学期,该校推出“契约式自主上下学”模式,通过“科技护航+契约管理”双重保障,让四至六年级学生尝试踏上特殊的独立成长之旅。
独立上下学,放手让孩子成长
什么是“契约式自主上下学”?
“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承诺书,而是学生、家长、班主任三方共建的成长契约。”该校德育处副主任楼坚介绍,这份“上下学承诺书”,涵盖了“佩戴安全装备”“固定上下学路线”等安全要求,将传统管理转化为沉浸式教育场景。近日,又加入了“自主记录出行日志”等实践内容,成为学生成长档案的一部分。
林芳园妈妈告诉记者,自从孩子签署“承诺书”后,时间观念增强,“以前接送的时候都是我在催她,让她快一点。现在她自己上下学了,就会格外留意时间,写作业也不用大人催促了”。
让孩子独立上下学,家长最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对此,绿城双溪实验学校的方法是借助科技赋能,引入智慧守护系统,为孩子上下学保驾护航。该校四(4)班班主任周童李婧说,他们班共有27名学生,有16人是自主上下学,其中9人选择公交出行。公交出行的孩子都经过专门的安全培训,包括认站牌、防走失等模拟演练。步行上下学的孩子则都佩戴电话手表,到校后孩子们在晨读前统一将手表调成静音,存放在讲台上,放学后再拿回,这样既保证了课堂纪律,又能为孩子上下学提供守护。
“虽然平时教过不少安全知识,但孩子第一次坐公交时,我还是盯着定位看,直到孩子安全到校。”朱宸汐妈妈说。
结伴同行,收获自主成长新体验
作为一所新成立的学校,绿城双溪实验学校目前学生并不多。四至六年级共46名学生选择自主上下学,占全校学生数的31%。张凌钰妈妈告诉记者,家住得离学校近,一路上又有同学相伴,这些是她选择放手让孩子独自上下学的原因,“说了很多遍的道理,不如让孩子亲身去体验”。据了解,张凌钰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尝试自己走路上下学。
五(1)班班主任章磊玲说:“我们班有近一半的孩子选择自主上下学,绝大多数是因为家长工作时间冲突,不方便接送,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为规避校门口交通拥堵。”为了让住得较近的学生能独立上下学,绿城双溪实验学校特地在家长群发出倡议,通过组织上下学小分队的形式,鼓励四年级以上的学生结伴同行,实现自主上下学。
“鼓励同班,尤其是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同学,自愿组建上下学小分队(建议两人以上),共同规划安全、快乐、有意义的上下学旅程。”
“推广环保出行方式,如步行、坐公交车等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家长陪伴与护学支持:家长可在初始阶段陪伴孩子上下学,并逐步放手,最终实现孩子独立上下学的目标;建议结伴同行的家长间加强联系,共同指导、鼓励、支持孩子独立上下学。同时倡导家长互相协作,组成志愿护学队在关键路口增设护学岗……”
这些是该校推出的学生自主上下学“官方安全指南”。绿城双溪实验学校副校长涂跃美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参与路队自主管理项目,不仅在上下学的过程中展现了有序、安全的路队风貌,更在实践中逐步培养了自我约束、自我组织和自我监督的能力。“每天上下学时,孩子们在路队行进中,不嘈杂、不混乱,整齐有序,他们也在用行动诠释自律精神、团队意识。”
“学校要培养的不是永远被护送的孩子,而是能够为自己人生‘导航’的独立的人。”绿城双溪实验学校校长夏美丝说。据了解,该校还在积极探索建立“自主上下学积分系统”,鼓励学生通过自主上下学、环保出行等方式积累积分,兑换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或活动机会,以此激励更多孩子积极参与到自主上下学的实践中来。 本报记者 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