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6版:金华小记者

墨香里的年味

年味,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欣然之喜,是“巧裁幡胜新试罗,画彩描金作闹蛾”的祥瑞之兆。于我而言,年味别有一番深邃意蕴。

腊月廿八,寒风裹着零星的雪粒敲打着玻璃。我蜷在沙发里刷手机,耳边传来爷爷的呼唤:“小子,来帮我写春联。”我懒洋洋应了一声,心里嘀咕着:春联随便买一副不就好了?何必费这功夫……

推开门,爷爷已端坐案前。他铺开红纸,镇纸压平,动作庄重得像在举行仪式。砚台里的墨水乌黑发亮,毛笔在他布满皱纹的手中却异常灵巧。笔锋游走,如游龙戏水,一个个遒劲的大字跃然纸上:春临大地百花艳,节至人间万象新。我凑近看,墨痕未干的字迹带着温度,连空气里都浮动着淡淡的松烟香。

“试试?”爷爷突然将笔递给我。我一愣,手忙脚乱接过笔,笔杆沉甸甸的。蘸墨时用力过猛,一滴墨“啪嗒”落在纸上,染出一团乌黑。我慌了神,爷爷却笑道:“写字如做人,要沉心静气。”他握住我的手,带着我悬腕运笔。掌心传来的温热让我心头一怔,抬头瞥见爷爷专注的侧脸,皱纹里仿佛刻着半辈子的沧桑与虔诚。笔尖缓缓划过纸面,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看似简单的春联,藏着一撇一捺的筋骨。

暮色渐浓,我的春联写完,字虽稚嫩,却也端端正正。爷爷眯着眼端详半晌,指着“福”字说:“最后一笔要圆润饱满,福气才能不外漏。”我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从未有过的郑重。贴春联时,我小心翼翼抚平边角,仿佛贴的不是红纸,而是老祖宗留下的珍宝。

除夕夜,烟火弥漫,春联在灯笼下泛着柔和的光。爷爷轻拍我的肩:“老祖宗的东西,得有人接着啊!”墨香氤氲中,我握紧手中毛笔——有些传承,终究要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

金华十五中七(1)班 胡金超

指导老师:周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