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6138热线

一次心理团体活动带来思考

看见情绪价值 做到双向与适度

近年来,“情绪价值”这个词很流行,屡屡引发热议。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中,经常有人抱怨男朋友或丈夫无法提供情绪价值,并给对方打上“不合格”的标签。

前不久,6138热线志愿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红华和其他心理学爱好者开展了一次心理团体活动,主题是“看见情绪价值——让情感流动更有温度”。他们通过游戏、讨论和体验,探索情绪如何成为人际关系的纽带,以及如何为彼此提供正向的情感支持。

体验情绪价值

在当天的活动中,第一个环节是破冰游戏“情绪表情猜猜猜”。每人抽取一张写有情绪词(如“惊喜”“委屈”“欣慰”)的卡片,用表情和肢体语言演绎,让其他成员猜测这是什么情绪。演绎者还会分享与这种情绪相关的真实经历。王红华说:“情绪是无声的语言,一个表情就能传递千言万语。当我们尝试解读他人情绪时,也是在练习共情的第一步。”

随后,他们用不同的身体姿态表现各种情绪价值场景,比如安慰失落的朋友、庆祝他人的成功等,并讨论“情绪价值的核心是什么”。在互动体验环节,两人一组,模拟生活情境,一人扮演“情绪倾诉者”,分享工作压力、亲子矛盾等,另一人作为“支持者”,练习“倾听—共情—回应”三步法。结束后双方互换角色,再反馈各自的感受。

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很多细节,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绪价值——除了理解、抚慰,还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

传递积极情感

有些人虽然把“情绪价值”挂在嘴上,其实并不明白如何才能获取情绪价值,更没想过怎样给别人提供情绪价值。王红华认为,我们首先要学会表达自我,说出自己的情感需求。比如你精心打扮一番,想得到丈夫的夸奖。结果丈夫不解风情,只会泼冷水:“就你这身材,穿再好看的衣服也白搭。”或者自顾自玩手机,都没有抬头看一眼,就敷衍地说一句“好看”。你冷着脸,丈夫还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生活中,类似的小事情很多。如果对方不懂得如何提供情绪价值,你与其生闷气,不如直白地说出你希望对方怎么做。

当然,情绪价值并非只能依赖别人提供,还可以自己创造。在这个节奏快、压力大的时代,别人能够提供的情绪价值终究是有限的。我们平时应该多做一些高能量的事,滋养情绪,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遇到困境时,主动调整状态,给自己加油打气。

学会提供情绪价值也很重要,比如主动觉察他人需求,留意对方的非语言信号,放下评判,传递接纳和认可,提供有效的情感支持。有时一个拥抱、一个倾听的动作,都能成为情感连接的桥梁。无论是夫妻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同事关系,都需要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传递积极情感,这样才能收获更和谐的人际关系网络。

我们在重视情绪价值的同时,也要避免陷入误区。有些人过度依赖情绪价值,变得逃避现实,这样就不可取。此外,情绪价值是双向的,不能光想着索取,也不要过度提供。正确的做法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合理的边界,避免情绪透支。面对别人的顺从、纵容,注意保持警惕,不要被这些浮于表面的情绪价值误导或“绑架”。王红华说:“作为情绪价值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讨好或压抑只会带来负面效果。我们需要摆正心态,用真诚的觉察和行动滋养彼此。”

本报记者 姚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