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9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服务

小龙虾大量上市

注意:“小龙虾配啤酒”并不健康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昨天,记者走访市场看到,每公斤30~40元的价格很亲民。不过最近网上一条“男子吃10个小龙虾,双眼肿成‘悲伤蛙’”的视频,也引发了市民对吃小龙虾的担心。选购食用小龙虾是颇有讲究的一门学问,很多人喜欢的“小龙虾配啤酒”在专家看来并不健康。

过敏不是寄生虫感染

小龙虾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富含Omega-3脂肪酸、维生素B12和锌、硒等矿物质。过敏体质尤其对虾蟹等甲壳类过敏的人群,需严格忌口。小龙虾嘌呤含量中等偏高,痛风或高尿酸患者应少吃。由于小龙虾高蛋白的特性,消化功能较弱者食用较多可能加重肠胃负担,因此,孕妇和儿童若此前未尝试过小龙虾,建议首次少量试吃观察是否过敏。

金华市第五医院皮肤科医师告诉记者,小龙虾过敏的核心原因是个人体质,即免疫系统对虾类中的特定蛋白(如原肌球蛋白)产生异常反应,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瘙痒、皮疹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小龙虾清洗不彻底也可能导致细菌污染或残留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但这些属于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引起腹泻或中毒,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过敏”。过敏体质者即使食用清洗干净的小龙虾,也可能触发过敏反应。过敏症状分轻重需区别对待,轻度反应(皮肤瘙痒、局部红斑),应立即停止进食,中度反应(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属于过敏性休克必须立即就医。

小龙虾过敏与寄生虫感染是两类问题,在专业人员看来,过敏属于免疫反应,寄生虫则属于感染问题。通常吃小龙虾而被寄生虫感染的患者,大多是因为没有彻底煮熟甚至生食小龙虾,或购买到了环境污染下繁殖的小龙虾。此时常会出现腹痛、腹泻、低热,易误诊为肠胃炎,应尽快就医确诊;严重的可引起咳嗽、胸痛、咯血,甚至侵入脑部导致一些其他严重症状和后遗症。

煮熟、适量、去头是关键

5月份本地养殖的小龙虾开始上市,这种小龙虾生活在稻田浅水中,主要以水稻害虫、杂草、微生物为食,具有虾体干净、肉质紧实、虾壳薄脆等优点,成为市面“抢手货”。在市区某煲庄卖小龙虾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健康享用小龙虾,前提是通过“煮熟、适量、去头”规避感染寄生虫是关键。一般早市卖的小龙虾比较新鲜,可以挑选体形饱满、色泽鲜亮、体表湿润且富有弹性的小龙虾。注意避免在路边摊购买接近死亡或活力不足的小龙虾,这些小龙虾虽然便宜但可能携带大量细菌和毒素,食用后易引发食物中毒。小龙虾在食用前需仔细清洗,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污物。清洗时可用清水浸泡并多次冲洗,确保彻底清洁。

小龙虾彻底煮熟和高温油炸,可以避免半生不熟导致细菌和寄生虫感染。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次食用小龙虾不超过500克(10—15只);避免搭配啤酒食用,因为这样容易增加嘌呤吸收;选择正规餐饮店,确保烹饪熟透;小龙虾头部易蓄积重金属,建议将小龙虾去头后再食用。

本报记者 方令航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