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2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2版:新闻

端午食品新风尚

低糖减重成健康新宠

随着全民减重计划的推进,市民健康理念不断提升,尤其是对低糖减重的追求日益强烈,传统的端午美食如绿豆糕、粽子等,也迎来了创新变革。

在市区各大超市和糕点店内,低糖绿豆糕和粽子被摆放在显眼位置。以往高糖高热量的传统配方,如今已被改良。不少商家选用木糖醇、麦芽糖醇等代糖替代传统蔗糖,既保留了甜味,又大大降低了糖分摄入,满足了那些需要控制糖分摄取人群的需求。而在粽子的创新上,除了常见的糯米,商家还加入了糙米、燕麦米、藜麦等粗粮,不仅增加了膳食纤维,也降低了精加工谷物的含量,让美味的粽子更具健康价值。

浦江家心食品厂上个月就进入生产旺季,低糖绿豆糕、木糖醇绿豆糕、灰汤粽、乌饭粽供不应求。负责人冯小玲告诉记者:“今年我们低糖绿豆糕的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前会询问是否低糖、低卡。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加大了研发投入,对比往年普通糕点减少50%糖分,推出多种健康配方的产品。”同样,在市场上一些主打健康概念的粽子礼盒也备受欢迎。市区新狮街道某电商企业的数据显示,近一周内低糖粽子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5%,其中针对健身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定制粽子更是供不应求。

家住市区泰瑞家园的张女士说:“我一直都很喜欢吃绿豆糕和粽子,但又担心糖分和热量太高。现在有了这些低糖、用粗粮制作的新产品,既能享受节日美食,又可以减少热量摄入,还是蛮贴心的。”像张女士这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在享受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开始注重食品的健康属性。

金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孙永忠告诉记者,比起运动来说,食品对体重的影响更大,所以低糖、高纤维的食品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绿豆本身就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的功效,经过低糖处理后其健康价值进一步凸显;而加入粗粮的粽子,消化吸收速度相对较慢,能避免血糖快速上升,同时增加饱腹感,有利于控制体重。

在婺城区一家食品加工厂,师傅们正加班加点忙着制作低糖绿豆糕,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商超,还通过电商销往四面八方。工厂选用优质脱皮绿豆,经过浸泡、蒸煮、研磨等多道工序,在炒制过程中加入木糖醇,严格控制糖分比例。这样制作出来的绿豆糕口感细腻,甜度适中。而在粽子制作区,工作人员将糯米与各种粗粮按照科学比例混合,再搭配上低脂的馅料,包出的粽子颗颗饱满,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不仅商家积极响应健康需求,一些家庭也开始尝试自制低糖健康的端午美食。市民老李去年办理了退休,他说今年端午节前夕和老伴一起动手包裹低糖粽子。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做粽子食材新鲜又放心,可以根据家人孩子的口味和健康需求调整配方。这不仅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对传统节日的传承。”

低糖减重食品在端午节的市场表现,不仅是金华人对传统美食的创新升级,更是消费观念转变的体现。它反映出市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口腹之欲,也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对身体的影响,让传统节日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方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