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3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健康

低头1小时=颈椎扛50斤?

低头玩手机代价惊人

前不久,28岁的小赵来到金华市第五医院骨科诊室,满脸困惑:“医生,我就是脖子有点僵,怎么右手开始发麻了?”检查显示,他的颈椎已出现明显退变,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这是典型的“手机脖”。这并不是个例,因为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导致颈椎病的患者比比皆是,这是为什么?

接诊的骨科医生贾斌表示,正常的颈椎是一个“C”型结构,有一个生理性前凸,这是它的力学结构基础。这个“C”型的生理弧线保证了颈椎高度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可以很好地缓冲头部的重量。

当我们平视时,头颅的重心正好落在身体正中,我们颈椎所承受的负荷大约为5公斤,低头到60度时,头颅重心前移,力矩拉长,颈椎所承受的负荷甚至可达到27公斤。“这就相当于人在低头伏案工作时,颈椎所承受的负荷可能是平视时的5倍。如果长时间低头伏案,必然会造成软组织的疲劳,引起疼痛与不适。久而久之,就如长期拉伸的皮筋一样,最终失去弹性,丧失了维持颈椎正常曲度的能力。”

颈椎损伤是一个渐进过程,早期信号常被忽视:第一阶段(预警期):颈部僵硬、偶尔酸胀,活动后缓解;第二阶段(代偿期):频繁落枕、肩背沉重,抬头时关节“咔咔”响;第三阶段(病变期):持续性头痛、上肢麻木,甚至出现“过电感”。

日常生活中,“低头族”们要想给颈椎“减负”,贾斌建议遵循以下4个黄金法则:

1.姿势管理:给颈椎“减负”。

保持手机与眼睛平行或稍低,避免低头角度超过20度。每低头30分钟必须起身活动,最长不超过45分钟。电脑屏幕置于视平线高度,阅读时使用文档架,避免长时间低头。

2.科学运动:重建颈部力量。

蛙泳锻炼:每周3—4次蛙泳,每次800米,利用水上浮力放松颈椎同时锻炼颈后肌群。

静态对抗训练: 挺胸拔背坐/立,双手交叉置于后脑勺偏上,头颈后仰与手前推形成对抗,持续5秒后放松,重复30—50次/日。

跳绳和踢毽子时的震动可促进骨骼代谢,增强骨骼坚韧性。用头部缓慢写“米”字,各方向拉伸颈部肌肉,每日3组。

3.睡眠工程:夜间修复颈椎。

选用8—10厘米高、中间低两头高的颈椎专用枕,避免使用羽绒枕。避免俯卧,推荐仰卧(枕头支撑后枕至颈根部)或侧卧(枕头与肩同高)。避免过软床垫导致腰部下沉、颈椎代偿性前屈。

4.营养与生活习惯。

中老年患者补钙:每日摄入1000毫克钙,优选奶制品(牛奶300毫升≈300毫克钙)、豆类,而非骨头汤。颈部注意保暖,冬季戴围巾,避免冷风直吹颈部,防止肌肉痉挛。避免突然动作,勿突然转头或猛抬头,尤其老年人颈椎退变严重时易引发眩晕。

需要提醒的是,手法按摩前务必明确诊断,避免不当推拿加重损伤。四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是急诊指征。病程3—6个月内反复疼痛可以通过中医理疗,超过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微创治疗。

保持颈椎健康非一日之功,每一次抬头都是对颈椎的救赎。骨科医生们期待,当“低头族”放下手机仰望天空时,看到的不仅是45度的蔚蓝,更是远离病痛的未来。

本报记者 戴伟文 通讯员 楼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