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7版:社区

13年坚守,1000多场次急救培训

救援队长成为“行走课堂”

“走进社区,总有很多人喊我董老师,但我大多不认识。”上周末,在金东区多湖街道金磐社区,董志富笑着回应着居民的招呼,准备开启又一场急救知识公益培训。这名金东区红十字救援队队长,自2012年开始,进社区、走乡镇、入校园,已开展了1000多场次培训,一遍遍示范心肺复苏手势,讲解溺水救援技巧,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将急救知识播撒向更多角落。

千场培训织就安全防护网

7月25日,金东区江东镇的文化礼堂中,董志富正在讲解烫伤急救知识。当他讲到“立即用流动冷水冲洗20分钟以上”的核心要点时,台下一名女士突然举起手:“董老师,你提到的这个例子就是我,我又来听你上课了。”

正举手说话的是程晓红。2023年5月,她提着热水瓶倒水时,瓶底突然脱落,滚烫的开水瞬间淋湿了双脚。“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想起董老师曾经说过‘冲水!赶紧冲!’” 她迅速冲进卫生间,打开水龙头对着伤口冲。水流带走热量的同时,她拨通了董志富的电话。“泡在冰水里,痛就继续泡,直到不痛为止。”电话另一头的董志富当即做了指导。

像程晓红这样的“回头客”在董志富的课堂上并不少见。13年来,他带着救援队队员,把急救培训变成了行走的“生命课堂”。烫伤处理、防溺水技巧、心肺复苏术……这些知识被他拆解成“冲脱泡盖送”五字诀、“黄金四分钟”等通俗口诀。今年5—7月,他和队员跑了全区的中小学,100多场培训里,他重复演示着“一杆一圈一绳”救援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孩子们如何在岸上智慧施救。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他的手机两次响起,都是社区和学校预约课程的邀请。

闻令即动的守护者

7月16日下午3点,一通由家属打给董志富的紧急求助电话打破了平静,一名88岁老人在金东区源东乡山下施集镇走失超5小时。董志富一边指导家属报警,一边迅速召集6名队员,火速奔赴现场。

在源东乡,经验丰富的队员们如精密的齿轮般咬合运转:一组直奔派出所调取监控,一组在老人最后出现的地点细致搜寻线索,董志富则率队沿着研判出的最可能路径进行拉网式搜索。下午5时多,终于找到了迷失方向的老人。

2023年,董志富成功竞选为金东区红十字救援队队长,短短两年时间,队伍壮大至105人。在他的推动下,队伍拥有了救援指挥车、装备运输车、冲锋舟、无人机、专业绳索救援设备等百余件装备,为队伍锻造出覆盖山地、水域、城市等多灾种、多场景的立体化综合救援能力提供了强大支撑。2024年,队伍更以过硬的实力通过了浙江省社会应急力量救援队伍能力分类分级测评,成为省内少数同时拥有山地救援三级和水域救援二级资质的队伍。

在金东区红十字生命教育中心董志富的办公室里,“一杆一圈一绳”的常用工具旁,“金华好人”“新时代金东好人”“红十字先进个人”等证书、锦旗默默述说着他的坚持,“人道、博爱、奉献”6个字贴在救援队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13年,具体授了多少课,救了多少人,记不清了,但每次听到被救援家属的感谢,我都非常开心,这也是我继续走下去的动力。”董志富表示。

本报记者 余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