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81年重见天日
67块飞机残片, 见证中美“飞虎情谊”
(上接1版)由于坠机地距离岩头日伪据点不过几里地,听说飞机坠落,日伪军派兵50余名赶赴失事地,企图生擒飞行员。后发现抗日力量早有防备,只能半途返城。次日,日伪军又纠集300余人,至飞机失事地搜寻。
万分危急之下,浦江军民齐心协力,最终成功营救飞行员查普曼。他受到了浦江军民的热情接待,他获救后吃的第一顿饭,是在刘笙村警卫干事陈可瑛家里吃的,吃的是荷包蛋和手工面。浦江人金弢在得知有美军飞行员迫降后,半夜起床,在没有任何照明工具的情况下,行走近12公里山路来当翻译。获救后的查普曼在后来的报告中赞叹:“每到一站,都会有一群人来探望我。金先生显然向他们夸大了我们的援华贡献。无论如何,我受到了隆重、热情的招待。”他对金先生的帮助“非常感激”“无法忘怀”,并在回忆录里用“无与伦比”来形容中国村民的救援和善良好客。
浦江县档案馆公布的档案中,有一封“浙江全省防空司令部代电”公文。事由一栏写道:“奉航委会电为转陈纳德将军对浦江县县长救护美员致谢意。”
在采访中,本报记者与国内抗战专家一道,与美国不少有识之士联动,并取得了美国国家档案馆支持,获取了一大批飞虎队历史档案,其中包括查普曼少校的《脱险报告》,报告与国内档案、村民口述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浦江县县长援救及护送敝国航员,鄙人感激至深。”这是陈纳德将军对浦江人民的由衷感谢。有研究文献的专家认为,这封陈纳德将军的感谢信,由当时国民政府代为转交浦江县县长。
陈纳德将军还曾言:“查普曼少校的《脱险报告》所述之经历是第14航空队有史以来最出色的任务。”
为延续中美民间友谊尽一份力
遗憾的是,据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资料显示,1945年3月25日,查普曼在空袭香港时牺牲。在华作战7个月,他在空战中击落日机7架,击毁地面飞机21架,击沉日船3艘。抗日战争期间,2000多名美国飞虎队队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查普曼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飞虎”掠过中国天空,留下中美军民并肩作战的传奇;80年后,硝烟散尽,飞虎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往事虽尘封,但不会被遗忘。“这些飞机残片是浦江军民营救飞虎队飞行员的历史见证,我和赵老师一起将它们找出来,是为了让更多人见证这段历史,希望能将浦江营救飞虎队飞行员的故事一代代流传下去,这也是中美民间友谊的延续。”俞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