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书香填满卡车司机子女的假期
年轻社工破解暑期“看护难”
一幅幅充满童趣的“未来交通”设计图在孩子们手中展开,精致的驿站模型和自然观察笔记摆满了东池书舍的长桌。近日,在金东区塘雅镇传化公路港的公益暑期阅读探索营结业仪式上,30多名“卡娃”兴奋地向家长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这个夏天,塘雅东池书舍不仅成了当地“卡娃”的沉浸式学习空间,更成为外来务工家庭心中的“安心驿站”。而这一切的起点,源于塘雅镇民政服务站社工郑颖在今年6月的一个牵挂:“这么多卡车司机暑假顾不上孩子,得给‘卡娃’们找个好去处。”
物流枢纽旁的
“看护难题”与“书香方案”
金东区塘雅镇传化公路港是区域性物流枢纽,年出场车流量超过31万辆,周边聚集了大量卡车司机及外来务工家庭。对这些常年奔波在路上的卡车司机而言,暑期有个“甜蜜的烦恼”:孩子放假在家,自己却没时间陪伴看护。
“今年6月,我就发现一些卡车司机发愁暑假孩子没人管。”1997年出生的郑颖,今年4月刚加入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成为塘雅镇民政服务站社工,负责东池书舍的管理。初到书舍时,她便被这里的条件打动:清幽的环境、完善的设施、丰富的藏书,还有开阔的运动场地。“书舍不仅能看书,还能做活动,要是能给‘卡娃’们办个暑期营,不就能解决家长的难题?”
郑颖第一时间找到悦欣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欣并得到了支持。他们来到塘雅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没想到双方想法不谋而合,并迅速进入细节协商:从书单遴选到课程设计,从安全保障到场地布置,迅速敲定所有流程。“我们特意选了交通、物流、探索、家庭主题的绘本和科普书,让‘卡娃’们能从书中看到父母的工作,也看到更大的世界。”郑颖表示,书舍被打造成安全温馨的“书香驿站”,最初计划招募20名孩子,最终因家长的迫切需求,挤进30多名三至六年级的“卡娃”。
在书香中解锁成长新可能
“在探索营的一点一滴,逐渐拼出一幅美好的画,不论是做小手工还是做实验都让我感到乐趣无穷。”结业时,即将升入塘雅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吴小雨(化名)在作文里写下这样的话。
为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郑颖创新推出“结构化主题周”,循序渐进引导孩子感知世界。整个探索营期间,孩子们累计借阅图书380余册,仅自然主题周就产出47册《自然观察笔记》,记录下100余种动植物。“不只是学知识,更要让孩子会观察、会协作、会创造。”郑颖说,不少孩子从一开始的腼腆害羞,变成后来主动分享实验成果的“小老师”。
除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郑颖还积极联动多方力量。金东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带来“小海豚”防溺水教育,通过搭建水池实景展示教学;塘雅镇专职消防队志愿者给孩子们解锁了居家火灾自救和逃生的多种方法。
如今,探索营虽已结业,但郑颖与“卡娃”家庭的联系并未中断。家长们亲切地叫她“郑老师”,纷纷加了她的微信,遇到孩子学习、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总会主动请教。近期她正在筹备9月份的“秋日奇遇记”活动,计划通过亲子阅读、创意美术等形式,让“书香驿站”持续陪伴“卡娃”成长。
本报记者 余震东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