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互动时空

■幼教天地

行走即课堂

□季小静

又一次站在新学期的起点。回望这个暑假,对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在旅行中拥抱自然、体验社会、感受亲情。这段走出校园的时光,已悄然成为他们成长中真实、丰盈的教育场景,也契合“生活即教育”的学前教育理念。

亲子共游:在亲密陪伴中构建安全与自信

旅行是开启亲子深度对话的一把钥匙,让陪伴在探索中焕发新的意义。父母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督促者,而是与孩子一起探索、共同经历的伙伴。

他们一起在草地上追逐翩跹的蝴蝶,一起在海边迎接奔腾的海浪,一起攀登并不陡峭的小山,晚间则在住宿地回顾一天的发现与快乐。这些陪伴时光,是孩子心中温暖一生的“安全感记忆”,积累起“我能行”的自信,以及面对未知的勇气与韧性。

自然启蒙:多感官体验萌发生态意识与探索精神

旅行将幼儿从封闭空间和电子屏幕中释放出来,置于真实、丰富、开放的自然环境中。

用脚丫感知草地的柔软与沙石的粗糙,用双手触摸溪水的清凉与贝壳的温润,用嗅觉体验松林的清新与海洋的气息,用听觉捕捉夏夜的虫鸣与山间的风吟……这种多通道、沉浸式的感官体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极佳途径。当他们亲眼观察到蝴蝶破茧、蚂蚁协作、潮汐规律等现象时,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便更加真实与丰富。

社会认知:理解多元世界与集体规则

旅行是幼儿走向广阔社会的一扇窗,在亲身体验中埋下包容与秩序的种子。

在旅行中,孩子们可以品尝地方特色食物、观察不同的建筑风格、聆听当地方言与习俗,感知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从而形成初步的文化理解与包容态度。同时,孩子们也在真实场景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公共礼仪:学着在公共交通中轻声细语不扰他人,在陌生环境中懂得礼让与尊重,在排队等待时学会耐心与秩序……

经验延续:让旅行成为学习的起点而非终点

旅行是延伸学习的一座桥梁,让教育跨越时空,在回忆与分享中持续生长。

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体验并不因旅行结束而终止,家长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沉淀与延伸旅行经验,锻炼孩子的叙事表达、表征能力与记忆整合,如共同制作旅行手账,用实物粘贴与绘画记录所见所闻;整理照片与视频,并鼓励孩子向家人复述旅行故事……开学后,幼儿园亦可组织暑期生活分享会,让孩子们展示旅行带回的“宝贝”(石头、贝壳、明信片等),讲述一路见闻。

旅行是童年的探索课堂。一次用心的短途旅行,能在孩子心中种下探索的种子。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以自然、愉悦的方式,认识世界、感知生命、建构自我。而这份成长,也将成为孩子们新学期在园里探索与表达的新动力。

(作者系金华市李渔幼儿园书记、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