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7日 

金华日报 数字报纸


第03版:新闻

文化墙错字频现引关注

记者联系后 相关方面及时整改到位

“婺城区罗店镇的名人墙上,竟然错字连篇,粗粗一看就有近10处错误。”近日,一则来自视频号“柳下书堂柳志儒”的短视频在网络平台引发关注。

视频发布者柳哲是一名北漂学者、乡土文化爱好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拍摄这则视频的初衷并非“找茬”,而是希望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宣传家乡罗店的名人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座千年古镇的深厚积淀。

“这面名人墙已经存在三四年了,以前路过时并未特别留意墙上的具体内容。”柳哲说,此次为了制作宣传素材,他静下心来仔细阅读每位名人的介绍文字,这才惊讶地发现,从人名用字到事迹叙述,竟存在多处明显错别字。

“作为家乡人,看到承载宣传家乡文化使命的墙上出现这么多错误,心里很不是滋味。”柳哲告诉记者,视频发布后,收到了不少网友反馈,表示对文化墙的“失守”感到遗憾与不解。

10月30日,在柳哲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位于罗店镇北山路45号旁的这处名人文化墙前。墙体整体呈纯白色,划分为多个独立板块,风格简洁大方。墙上共展示了黄初平、叶衡、何基、方梅生、黄绍竑、黄宾虹、何炳松、何炳棣、何德奎等罗店籍或与罗店有深厚渊源的历史名人,每位都配有头像及生平简介。

黄宾虹的简介中“出名懋质,后改名字”,实际应为“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叶衡的简介中不仅生卒出现错误,还有“入为太俯少卿,迁户部幸郎”,实际应为“入为太府少卿,迁户部侍郎”;另外何基的简介中,“与王柏、金履详、许谦并称‘金华四先生’”中的“金履详”应为“金履祥”等。

这本应是彰显城镇文化厚度、教育启迪后人的“活教材”,然而,简介中不时出现的错别字,却让这面墙的文化韵味大打折扣。

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说,文化墙并非随意涂鸦之地,而是具有公共性、教育性的文化宣传阵地。“文化墙是展示地方形象的‘窗口’,出现如此多的错别字,不仅容易误导公众,尤其是正在学习阶段的青少年,更损害了千年名镇的文化声誉。”

对此,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罗店镇相关负责人。其表示,该文化墙是2018年镇政府为提档街区环境而建设,对于错别字情况,镇里会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墙面内容进行全面复核校对,针对发现的错字、信息偏差问题,迅速完成内容修订与版面重制。昨天下午,记者回访时,发现已全部整改到位。

本报记者 卢师慧 黄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