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4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5版:新闻三秒区

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金融服务人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董金姣

5月11日,金华市召开人才金融服务推进会。会上,市委人才办解读了我市人才支持政策,市科技局解读了我市科创政策,浙商银行、金华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和浙股(金华)企业上市培育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为企业家们介绍了相关金融服务举措,并举行了人才卡发卡暨授信仪式。此外,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院长、行知学院院长、金华市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鄂世举,今飞控股集团董事长葛炳灶分别作了专题分享。

会议提出,当前,金华肩负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根据实情、发挥优势、扬长补短、再创辉煌”时代使命,正站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攻坚“港”“廊”“链”主战场的关键节点上,迫切需要做好人才这篇文章,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各金融机构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构建共融、共享、共赢的工作格局,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人才创新创业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赋能人才 共筑金融服务生态圈

人才是引领发展、制胜未来的第一资源,而金融是助力人才强国、科技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推动金融支持人才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我市出台了《金融支持人才发展十二条举措》,围绕人才企业的全生命周期,以综合金融服务为着力点,通过组建人才金融服务团,集聚“人才特色支行”、政府性担保机构、股权投资机构、保险机构等“4”方面力量,链接会所、律所、券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N”种专业资源,“股债贷保担”联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构建“1412”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人才体系。

“12条举措”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做优“人才贷”,强化银行信贷支持;二是做精“人才投”,深化投融资服务;三是做专“人才保”,强化保担联动助力;四是促进“企上市”,鼓励人才企业上市发展;五是突出“集成化”,创新综合金融服务机制。这五个方面基本覆盖人才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以人才为链、人才金融服务团为载体,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助力我市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市级人才金融服务团已启动,将对具有轻资产、无抵押特点的科创人才企业,“一企一策”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助力提质

增强企业转型发展信心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同时要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把金融资源用在“刀刃上”,送到最迫切需要的创新前沿地带,大大减轻人才创新创业的压力,全力为重点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殷剑峰指出,以科技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新范式正悄然崛起,进入数字时代后,市场对金融行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鄂世举从产教融合的角度,提出企业与高校研究的双向奔赴,对打造区域性智能制造科创平台、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葛炳灶认为,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改造提升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提档的有效途径,是当下企业的必然选择。

市府办相关负责人希望各方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引导各类资本向人才集聚,做好“扶大”和“投小”,既要坚定不移支持头部企业勇挑大梁,又要全力培育初创型人才科技企业,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有力金融支撑,陪伴企业健康成长、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