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0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06版:财经民生

原奶价格下跌 牧场承受压力

记者 董金姣

“近几天,原奶的收奶价格维持在3.6~3.7元/公斤,这个价格我连成本都回不来。”在婺城区白龙桥镇董村的金根松奶牛养殖场,养殖户金根松说,前两年牧场投资引进了一批先进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现在牧场原奶的成本是3.9~4.0元/公斤。

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奶牛养殖企业面临着原奶价格下跌、动销不畅的现状。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今年8月的第一周,河北、山西、内蒙古等10个主产省份生鲜乳平均价格为3.21元/公斤,同比下跌14.4%。

供需失衡造成价格下跌

对于存栏数400头的牧场而言,每天一睁眼就是好几万元的费用。婺城区另外一家牧场主表示,原奶卖一斤亏一斤,如果选择喷粉,不仅产生的费用很高,还不一定有销路。他还会把剩余的原奶卖给奶酪企业,尽管后者收购价格只有2元/公斤。

“主要是产能过剩。”金根松有着30多年的养牛经验。他分析说,自2019年起,受奶牛养殖高收益吸引,在奶业振兴政策支持下,各地奶源基地建设加快,奶牛存栏量稳步回升,单产水平稳步提高,共同推动牛奶和乳制品产量创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原料奶产量达到4197万吨,同比增加265万吨,增幅为6.7%,创历史新高。受消费环境影响,全年奶类消费却下降约1.6%。

乳业分析师、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经济专家组组长宋亮表示,近两年来,国内奶牛养殖增长迅速,原奶供应量增长较快,但终端消费和供给端不平衡,导致奶源过剩。此外,进口乳品对国内原奶存在挤占效应。

而玉米、豆粕、进口苜蓿等饲料成本又在不断上升,导致成本上涨,促使各大乳企不得不选择实施更多的打折促销措施,可效果并不理想。奶价下跌,中小牧场承压,大型奶牛养殖企业同样面临压力。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今年上半年,庄园牧场、天润乳业、麦趣尔、澳亚集团出现大幅度亏损,皇氏集团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下滑。

牧场如何扛住压力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表示,2024年只有进一步压缩奶牛数量,才能大幅缓解原奶产能过剩的问题。例如,增加淘汰成年母牛约30万头,每天可减少8000吨原奶产量。而从2024年上半年的产能压缩情况来看,估计全国原奶产能每天仅减少了约4500吨,预计去产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盈利压力之下,牧场积极开展自救。受益于一鸣真鲜奶吧规模的扩大,增加的鲜奶需求也解了奶牛养殖户们的燃眉之急。“刚开始合作时我们合作社只有50多头奶牛,每天产奶量2吨左右。正好当时乳企扩张,但缺乏优质奶源,最后找到了我们。”金华市智勇奶牛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舒智勇说,合作社与一鸣真鲜奶吧的运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公司收购合作社的鲜奶,一直到现在。

提及原因,双方都认为最重要的是守约精神,才让合作延续至今。近年来,奶业总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奶价高时,加工厂到处找奶源,社会投资涌入;奶价低时,养殖户被限收拒收,中小牧场关停陆续退出。

“这些年要不是他们,我们牧场的奶牛到不了现在的规模。根据协议,我们每半年定一次价格,因此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稍强一点。”舒智勇说,由于合作的长久顺利,双方已经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奶价高时,公司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帮助牧场扩大牛群规模,扩大产奶量,双方共享高价奶时期带来的收益;而奶价低时则共同面对,共担风险。鉴于奶价下跌的情况,舒智勇已经决定淘汰一批低产奶牛,暂时降低产能。目前,合作社存栏奶牛从1600多头减到1200多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