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条链路” 增进民生福祉
擦亮“八婺善潮·爱善金华”金名片
记者 胡哲南
“我想只有经历过困难的人,才会更明白其中的感受,更愿意去帮助身处困境的人。”昨日,在东阳市SCI咖啡馆,主理人杜挺挺坐在轮椅上将咖啡豆研磨成粉,然后萃取咖啡液,再倒入打发的牛奶,做成一杯咖啡,浓郁的香气四散开来。
据了解,SCI咖啡馆的共“赋”咖啡馆——高位截瘫人士公益创业项目依托公益创业模式,帮助“轮友们”实现再就业,员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同时,设立创业慈善基金,赋能带动孵化同侪训练、上门助浴、关爱残障家庭未成年子女成长、帮助残障人士就业创业等系列救助创业项目,目前已积累慈善救助帮扶基金1810余万元,带动千余名困难人员就业。
这是我市构建“三条链路”推动慈善事业“三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畅通体系建设、意识普及、服务监管“三条链路”,画好慈善“同心圆”,凝聚慈善“向心力”,架起慈善“连心桥”,持续擦亮“八婺善潮·爱善金华”金名片。
据介绍,我市成立市县两级慈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开展专题研究,构建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格局。同时,以慈善基地为平台,积极链接资源、聚合力量。建成省级示范性慈善基地5家,打造共“赋”咖啡馆、“爱心农场”等品牌项目13个,打造慈善主题公园、慈善主题广场等慈善场景11个。实施慈善组织扩量提质三年行动计划,建设县、乡、村“一级法人、三级管理”的基层慈善组织服务网络。去年,全市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14家,建成县级慈善总会10个、乡级慈善分会146个、村级慈善工作站3248个,其中获评省级示范分会和示范工作站44个。
同时,我市积极推动慈善劝募,常态化开展“慈善一日捐”慈善活动,2019年以来累计募集善款1.88亿元;充分发挥地区特色,义乌市依托小商品集散地优势,2022年以来发动市场经营户捐赠善款709.4万元。通过专项基金、公益创投等形式,打造慈善基金公益矩阵。目前全市成立助力共富专项基金24支,义乌市开创“善行孝义”慈善公益创投项目,累计投入资金246.5万元,扶持慈善项目32个。如今,我市实现了市县两级慈善奖全覆盖。去年,“金华慈善奖”表彰奖励热心慈善的个人、机构和成效显著的慈善项目80个,现场成立由爱心企业认捐的千万规模“共富基金”10个。
“非常感谢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提供的帮助,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昨日,金华开发区罗埠敬老院83岁的范文虎说,慈善活动让他感到温暖,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我市按照“政府提倡、社会所盼、群众急需”目标,形成一批可持续、有影响的慈善服务品牌项目。比如,永康益心社工服务中心利用电商销售平台,为本地及武义、缙云等山区低收入农户自产的农产品开展装运、包装、宣传、销售“一条龙”服务,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通过微信群积极发动爱心人士和企业进行购买,累计为3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3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