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3日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第17版:永康特刊

不断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永康多措并举为企业安全发展助力加码

本报消息(记者 章陈波)“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众号日前发布讯息,点赞永康市经济开发区一家企业突发火情时的应急处置。因发现及时、处置得当,火势得到有效控制,事件中无人员伤亡,也未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

这场危机关头“教科书式”的处置与永康持续增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能力密不可分。

当地五金工业发达,拥有工业企业1.4万余家。企业发生火灾时,在火灾现场的员工作为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对于及时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帮助企业员工正确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应对,永康有着自己的探索路径。

今年,金华市将“开展自救互助应知应会培训”作为民生实事重要内容。永康牢固树立“安全培训不到位就是最大安全隐患”的理念,全力聚焦理论知识落地,将应知应会内容落到行动上,而不是“纸上谈兵”,结合永康企业实际推出“1+5”模式,“1”即所有企业一律安装联动警铃,“5”即员工会按、会逃、会救、会引、会报。具体来说,企业每名员工必须学会按警铃及复位,由第一时间发现警情人员进行警铃报警,知道安全出口所在位置,并学会消防器材的使用,发生火情时能够进行初期灭火。警铃发出后,所有员工需要以班组为单位,班组长有义务通知班组人员往最近的安全出口进行逃生,到安全场地集合,由班组长进行本班组的逃生情况汇报。

同时,通过培训与实战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企业开展应急演练不打招呼、不下通知,模拟各类火情情景,压实车间主任、班组长、组员的安全责任,强化企业一线员工心理素质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筑牢企业安全生产防线。截至目前,永康已完成自救互助应知应会培训22万人次。

安全培训机构作为安全生产专业技能与安全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其培训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受训人员的安全能力水平,以及后续工作实践中的安全表现。永康针对安全培训机构开展整合式整顿,围绕管理人员配备、专兼职教师资质、培训场所安全性、设备设施提升、管理制度健全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将安全培训机构从去年的4家精简到今年的2家。通过安全培训机构间的良性竞争和规范健康发展,确保安全生产防线从源头抓紧抓牢,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提升安全生产培训质量,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多项举措共同发力下,永康特种作业证通过率居金华第一。

此外,永康还探索安全培训影视化模式,将典型案例拍摄成安全生产微电影,纳入安全培训课件,提升一线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培训影视化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的安全教育模式,以更为直观的电影形式,用事实说话,让员工眼见为实,有效引导员工做到自我反思、自我转变、自我管理,加速员工“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理念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