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溪童村:“普通村”的“未来式”
记者 俞夏冰 文/摄
从金华市区驱车出发,经虹戴公路,穿过一片稻田,50分钟左右便到达金华开发区汤溪镇派溪童村。厚大溪傍村潺潺流过,村庄临水一侧“π·共富部落”中有不少游客欢快嬉水。
派溪童,这个近年崛起的“网红村”,2022年成为浙江省第二批未来乡村,在今年酷暑中又迎来旅游旺季,近一个月来客流量超1.1万人。而在2021年以前,它和周边的村子相比,优势并不突出。
这不禁引人发问,3年间,派溪童村发生了什么?
普通村抓住机遇
与汤溪镇其他村相比,2021年的派溪童村优势并不突出,“我们村很普通。”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伟华说。论文化底蕴,寺平古村作为远近闻名的古建筑聚集村,拥有1000多年深厚历史;论产业发展,越溪白鹤村发展文旅项目起步早,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派溪童村的唯一亮点,似乎只有一条厚大溪,但临水而居的村落也不止它一个。幸运的是,派溪童村牢牢抓住了机遇。
2021年,金华开发区未来乡村选址在派溪童村,该村依托项目建设,利用村落资源优势,打造“一心两厅三园四坊”十大场景,开展乡村环境整治、老旧房屋拆除、美丽庭院打造、乡村会客厅建设、特色产业扶持等工作。
2022年,派溪童村成为全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此后,该村乘势而上,仅过了一年就做起“水文章”,依托厚大溪及沿线生态绿道,将溪边荒地开发成露营绿地,并与金华春秋国际旅行社进行共富部落战略合作,携手打造“π·共富露营基地”项目。基地试营业立即成为周边热门打卡点,一个月内人流量就达到1.2万人次。
2023年,派溪童村发布该村文旅IP“童童”,推出设计研发的多种文创产品,如“童童”箱包、帽子、玩偶及派溪渔米等农产品,一方面让游客充分感受传统民俗文化,增强旅游体验感获得感,牵住游客的心;另一方面也以独具地方特色的农特产品及特色文创,为旅游消费提供更多选择,利用多种展销方式,拓展营收渠道,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就业。
今年,以露营作为引爆点,派溪童村游客更多,村庄承载力大大提高,为旅游消费提供更多新场景、新产品,成为新发力点。派溪童村始终将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摆在重要位置,将“老年+儿童友好”理念融入村庄整体发展,精准匹配“一老一小”需求,在村里打造设施齐全的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从村庄文化、宜居环境、情感联结三个维度出发,奋力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村民脑袋与口袋“双富足”。
随着户外露营风潮兴起,城市周边短途游、研学游逐渐成为文旅新宠,派溪童村露营基地运营日趋成熟完善,其立足生物多样性村打造、大力发展亲子研学游、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未来乡村梦想也愈发真实。
“火车头”引领共富
在派溪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熊伟华看来,该村的奋进故事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村里党员干部带好头,拉着村民一起干。
与那些大部分村民拥有相同姓氏的村落不同,派溪童村全村830多人,分为24个姓氏,“可以说是一个移民村”。熊伟华介绍,村民大部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建设各大水库时落户到派溪童村,每个家庭的生活习惯、乡俗家风各不相同。如何将全体村民团结在一起,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推动村庄发展关键一环。“当村干部,最重要的是取得村民信任。”他说。
熊伟华当村干部已有10多年,他原先在外经商,2012年前后回村竞选当上村支书。2013年,村里遇到干旱,为了帮助村民的稻田引水,他顾不上收割自家早稻,为了让村民的稻田及时种下晚稻,又放弃灌溉自家稻田。“我们村地处金兰灌区尾巴,因地势较高,莘畈水库下来的灌溉用水绕村而走,我们要从厚大溪抽水引入水渠,再从水渠抽水到上游,田里才能实现灌溉。”熊伟华说,自己为大家舍小家的做法赢得村民普遍尊重,“作为村干部,这是应该的,一定要以大家利益为先。”正是因为这种真正想为村里做事的闯劲、干劲,带动了该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村里白墙黑瓦的浙派民居、干净整洁的村巷、美丽的墙画、独具匠心的景观小品及村里的公共厕所、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无一不是村干部与村民们共同打造、共同维护的心血;事关村庄规划的讨论会,党员、村民代表踊跃参加,一起出谋划策;需要劳动力时,村民们也会丢下各家的活,投工投劳。在这样的氛围下,围绕“π·共富部落”打造的配套农家乐、便利店、土特产店纷纷开了起来,“支个摊子卖菜,就有不少收入。”村民严旭红说。
“新蓝图”走进现实
一条五彩生态绿道穿村而过,串联起派溪童村15分钟品质文化圈,稻作文化馆、省级五星级文化礼堂等“小而美”高品质文化空间点亮现代化乡村生活。作为上山文化辐射区,派溪童村稻作文化底蕴深厚。该村以“稻”为核,以产为基,多业融合,致力打造集稻作传承、现代农业、文化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溪童稻梦”未来乡村。
如何更好地把特色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等结合起来, 实现上山文化与乡村文化、稻作故事与村庄故事、村庄发展与村民生活相互融合,成为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我们计划将派溪童村纳入‘汤溪十景’,系统推介汤溪文旅品牌,推动汤溪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汤溪镇党委书记杨建文介绍,派溪童村位于汤山线与汤莘线交叉口,离金西大道不远,该村发展对周边地区有带动作用,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乡村发展经验,“这也是我们选择派溪童作为未来乡村试点的原因”。
今年以来,派溪童村已接待金华市青少年宫夏令营、浙江师范大学暑期活动等多支团队,不仅带来更多客流,也为露营休闲旅游注入新活力。通过“露营+”方式,使派溪童村村民提高了农产品销售收入,也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不仅打响多元化农文旅融合品牌,更拓宽经济增收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
生物多样性村是派溪童新的构想。厚大溪的宽阔水面使两岸形成天然湿地,白鹭、野鸭等飞鸟不时掠过天际,溪石斑、鲫鱼等游鱼自在戏水,派溪童村庄外围有千亩良田,春夏时绵延铺展,处处绿意环绕。湿地和稻田,都是亲近自然的好去处。而这些就是派溪童村打造生物多样性村的“家底”。
派溪童村还计划运用VR、AR等数字技术升级文化礼堂,打造沉浸式科普体验,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在现有基础上,该村将研发多元生物多样性体验课程,打造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示范展馆,持续构建“万物之道”主题游线、“共富之路”体验路线等生物多样性研学课程体系,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好去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多年来,派溪童村系统性发挥自身优势,让共同富裕建设的成果真实而具体。一幕幕幸福生活的缩影,正是派溪童村蹚出乡村共富新路子的生动注脚。这里的共富味道早已融入街巷肌理、氤氲于市井烟火,沐浴创新发展的阳光,承载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派溪童村曾经梦想的“诗与远方”跃然眼前。